第257页

杨一清少年得志,性情也就未免有些高傲,做事也有些浮躁,朝廷为了打磨他身上的浮躁之气,特意将他派往西北为官,那里的生活虽然艰苦,时常面临着蒙古人南下之危,但却是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在那里杨一清学会了沉稳,同时也学会了治理地方和打仗。

正德元年时,蒙古人趁着大明权力交替的时机,派出数万人南下入侵固原,当时的总兵官曹雄因为怯懦不敢派兵援助,只知道死守城防,最后身为文官的杨一清亲自率领一队轻骑自平凉日夜行军,与蒙古人的数万军队大战数场,最后在一次偷袭中彻底的打乱了蒙古人的军队,这才使得蒙古人不得不退兵。那次是他一生最得意的功绩,甚至他在之后除掉刘谨时,都觉得不如自己上次打退蒙古人的进攻来的重要。

也正是凭借着打退蒙古人的战功,杨一清之后才被任命为三边总制,主持并修建了边疆的防务。当时的杨一清已经在西北呆了整整三十年了,可以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消耗在这里,不过也正是在西北的任职,使得他见识到了蒙古人残暴,也见识到大明边军的严重不足,甚至他还经常担心万一蒙古人攻破大明的边疆防线,然后长驱直入的话,那么很可能会重演前宋的靖康之耻,为此他几乎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

身为兵部尚书,杨一清不是没想过改变现在大明这种武备松弛的现状,甚至他也想过对军队做出改革,但是出于时代的狭隘性,他根本想不出来改革大明军队的办法,甚至面对大明军队那种乱糟糟的情况,他自己都感觉有些无从下手。

不过这次周重提出的军校却像是给他重新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看到了改变大明军队现状的希望,所以从本心来说,杨一清是十分愿意支持建立军校的。但是他也清楚,若是今天他选择了与正德站在一起,那么就背叛了整个文官集团,就算是一向与他交情深厚的李东阳和杨廷和,恐怕也会与他划清界线,日后他在朝堂上也会受尽排挤,哪怕是有正德的支持,他也将成为一个官场上的孤家寡人。

杨一清脑子中的想法变幻不定,脸上的表情也同样是十分的精彩,张永看到这里,心中也不禁对杨一清有些同情,他虽然是个太监,但是考虑事情却要简单的多,只要看皇帝陛下是否喜欢就行了,但是杨一清这样的文臣却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一个不好,恐怕就会落得个万夫所指的下场。

只见杨一清考虑了足有小半个时辰,这才忽然脸色一正,咬着牙用嘶哑的声音开口道:“启禀陛下,微臣也觉得军校之举是件好事,只不过军校虽好,但却是一柄双刃剑,特别是军校初期的建设更是十分重要,非重臣不能胜任,老臣虽然年老,但对于军务还有些心得,所以老臣恳请陛下将军校前期的建造之事交给老臣!”

杨一清终于还是选择了忠于大明,至于个人的立场,则被他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为了让自己退无可退,杨一清竟然主动请求让他负责军校的事务,这下他就成为大明军校的主要推动者,与那些阻拦军校建设的人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哈哈哈~,当初朕还是太子之时,就曾经听先帝评价过朝中诸臣,其中先帝对杨爱卿的评价是出将入相,可以与古之名臣相比,今日从杨爱卿的选择来看,果然是忠贞之臣,既然爱卿想要负责军校的事务,那朕就圆了你这个心愿,周重提议按察使王守仁为觉得海军军校的校监,负责海军学校前期的建设与日后的运营,那么现在朕就命杨爱卿担任京城陆军学校的校监,代朕管理整个陆军学校!”正德看到杨一清答应,当下也是大喜过望的开口道。

“臣,遵旨!”杨一清声音悲壮的开口道,接下来军校校监这个职位,也标志着他正式与整个文官集团决裂了。

看到杨一清主动揽下了建造军校的大权,张永也是松了口气,他是真的害怕皇帝陛下把这件事交给他,若真的如此的话,恐怕他日后的下场不会比刘谨强多少。仇钺这时也看出来了,军校的建造好像会惹来一些人的不满,所以杨一清和张永刚才都没有主动开口,可是不知为何,杨一清还是主动接下了这件事,这让他也是松了口气,虽然他刚才是第一个表态的,但至少前面还有杨一清顶着,只要杨一清不倒下,他就不会有事。

杨一清性格果断,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支持成立军校,那么他就立刻将其它的一些杂念抛到一边,拿起周重的奏折开始与正德讨论起军校建立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前期可能遇到文官集团的阻碍,这时他们应该怎么面对等等。

直到这时,仇钺才终于明白杨一清和张永在顾忌什么,想到一座军校竟然会得罪整个大明的文官集团,他也不禁感到一阵绝望,不过现在木已成舟,再后悔也没有用了,所以最后他也干脆一咬牙,横下心来跟着正德和杨一清,准备一条道走到黑,若是真的能将军校建造起来,说不定他还能名利双收。

不过就在正德为找到几个帮手而高兴时,忽然只见杨一清皱了下眉头,然后一脸郑重的对他开口道:“陛下,军校的成立对我大明虽然是件好事,但它遇到的阻力也十分巨大,这种阻力不仅仅来自文官集团,同时大明相当一部分的武将也同样会反对军校的建立!”

第四百一十六章 理念的差别

听到杨一清提到武将也同样会反对军校的建立,正德等人先是一愣,紧接着就反应过来,大明的武将职位也是世袭的,若是军校建立,那么日后这些培训出来的武将肯定会与旧式的武将抢夺职位,甚至将那些旧式武将完全从军中排挤出去,这自然会引起那些武将的不满,所以杨一清才会说武将们也会反对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