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就在争论最为激烈的时候,忽然看到顾炎武站了出来,大声道:“我以为武英王所言极是。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我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秦始皇之焚书!”
“小子如何敢大胆狂言!”他的老师张溥勃然大怒:“这些在朝的官员,哪一个不是辛苦寒窗读出来的。便连你,你岂不也是如此!”
“诸位大人安静一下,听我说上几句话。”武英王终于开口说话,等众人安静了下来,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样场面的他微笑了下,说道:
“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朝廷从民间提拔人材的举措。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咱们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拓宽了朝廷选拔人材的基础,还让贫士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朝廷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
咱们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
众大臣心中有些不解,武英王好像是在那为科举说好话,可是既然这样,他又为何一心要废除科举制?
“我反对的并不是科举本身,而是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朱斌的表情渐渐严厉了起来: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正是从本朝才开始的。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其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便是先帝对党争却力禁而不能止的原因……
所以我的意思,科举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材,但是选什么样的才却是个问题。”
“下官可能已经明白王爷的意思了。”岳谨元上前说道:“王爷的意思,并不是要真正的废除科举,而是要废除科举考试的内容。”
“不错。”朱斌点了点头:“八股文以后朝廷不会再考了,而代之的是科学、算术、天文等等知识在内,朝廷还是照样从中选材,但这样的才,将再也不是书呆子!”
第321章 读书人
“是的,咱们到了该变的时候了。”朱斌坚定不移地说道:“只有变,才能让我大明保持永远的,旺盛的活力;只有变,才能让我大明万世永存;只有变,才能让我大明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他说的变,并不是仅仅是简单的变法。而是从根子上去摧毁那些落后的所谓“祖宗之法”;从是根本上把那些看似不可动摇,但实际上早就腐朽落后的制度,连根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