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时年秦良玉已满七十,满头白发。众部将皆劝其不可亲身赴险,秦良玉却笑道:

“国家中兴有望,武英王为恢复河山计,发‘灭贼令’以告四方。论公,我是大明的总兵;论私,武英王乃我义弟,如何敢不接令?今若以风烛残年之躯以报国家,虽死何妨!”

秦良玉大义若死,闻者无不感动落泪,皆愿随秦良玉以效死命。

李定国知秦良玉勇猛,不敢怠慢。在屏山派排开阵势,严阵以待。秦良玉到达,见贼军阵型排列整齐,指挥有方,乃命其堂弟秦双邦引军五百冲突。

不想正厮杀时,冷箭射中秦双邦面门,秦双邦咬牙苦战,冲突一阵,力不能支,为部下救回。秦双邦伤势沉重,才回本阵便已死去。

秦良玉大恸,却翻身上马道:“我夫、我兄、我弟、我子,皆为朝廷而亡,今老身岂能独活天地之间?众军,我先去了!”

说着,秦良玉拍马抡剑,只管向贼军杀去。部下大骇,一个个皆不要命的跟在主帅身后,向贼军方向汹涌而去。

不想那沿途收拢来的败兵中,有个姓赵的游击,却是个贪生怕死之徒,召集兵士说道:“她自想死,我等何必陪葬,不如散去!”

那些败兵被他鼓惑,竟是一哄而散。

秦良玉势单力孤,却是毫不畏惧,只带着三千部下拼死一战。李定国命大军团团围住,战至傍晚,秦良玉部几乎死伤殆尽,她叫过部将雷蟠说道:“今日我决死为国捐躯,你且冲了出去,找到我那义弟,让他提点大军为我复仇!”

雷蟠下马三拜,也不说话,上马便奋死冲出。

不多时,秦良玉之三千兵皆亡,贼军却刻意留下秦良玉,只将她围在其中,但听一声号令,李定国走了过来,说道:

“老夫人英勇之名,天下闻名。今虽七十,却依然一勇如此,李定国拜服。不若你我联手,共图大事如何?”

秦良玉横剑在手,笑道:“我乃堂堂大明总兵,岂能事贼!”

说着把剑只在自己颈上一抹,一缕忠魂,永卫大明江山……

李定国哪想到这女子性烈如此,连连叫苦不迭,顿着足连声说道:“老夫人何必如此,你不肯帮我便不肯了,李定国敬重你,当时便放你走,哪里敢为难于你,老夫人,是我李定国害你了……”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