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多尔衮身任统帅,全军乃至清朝兴亡命运系于一身,他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压在肩上。说实话,他对此次事关重大的进兵似乎还感到没有把握。这也难怪,因为清兵多年来一直同明兵作战,已熟知它的作战特点,但从未与李自成交过锋,能否取胜,他确实有几分担心。

无法入睡的多尔衮,特意请来了洪承畴,征询他的见解。

洪承畴原是大明蓟辽总督,在松山决战中战败被俘,降了清朝。他出任蓟辽总督前,已任陕甘三边总督,统率明军征剿农民军达十余年,积有丰富的经验。而多尔衮正是考虑到洪承畴了解农民军,才召他来谈谈想法。

洪承畴根本不假思索,说道:

“我大清兵丁之强,早就已是天下无敌。只要将帅同心,军纪严整,进退得当,闯贼的军马根本就不堪一击。贼军得京师后,只顾贪图享乐,先前的那些斗志飞到了九霄云外,一经听到我大清强军将至,必定携财焚宫殿而遁,我军应限定时日,以精兵为前驱,速行追剿,即使贼军据京师不撤,也可以给我们造成攻破和消灭它的最好机会……

但是,不管贼军堕落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李自成亲自指挥的竟日战斗力很强,不可与明军等同看待,轻视不得。为慎重起见,保证万无一失,我建议用马步更迭之法,以防止误中了贼军的埋伏……”

“况且,我们还有最有利的一面,那就是朱斌死了。”洪承畴着重说到了这点:“我和江南军一起剿过贼军,其战斗力之强,不在我大清之下,但老天要使大清夺取天下,遂使朱斌早亡,江南军更是内讧,此次夺取中原,我八旗铁骑必能所向披靡!”

关于进京路线,洪承畴认为须从蓟州、密云接近京师的地方突破。这一方略,当然没有把吴三桂开关请兵考虑在内,他没有料到吴三桂会有如此惊人的举动。

洪承畴一席谈,确实进一步坚定了多尔衮的信念,大军按着奔蓟州、密云的方向前进。

十五日的早晨,满清大军进至翁后,才只行军五里,突然停止前进,众将士都觉奇怪,只听范文程神秘地告诉他们,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遣副总兵一人,游击一人来,说山西流贼犯围皇城,三月攻陷,皇帝与后妃俱赴国难。

国事至此,已无可为,贼锋东指,列郡瓦解,惟有山海关独存,力而弱兵单,势难抵挡,吴三桂业哀求多尔衮,若及时促兵来救,当开山海关门以迎清军,清军一入关门,则北京指日可定……

原来,来的两个人正是郭云龙、杨珅。他们兼程疾驰,终于在翁后遇到了清军,面见多尔衮,递上吴三桂的信。多尔衮展读后,一下子了解了目前形势变化的真相,大感意外!

他对先帝皇太极曾一再招降而不顾的吴三桂如今自找上门来,又是一阵惊喜。自己在宁远的所作所为,甚至不惜让两名亲信断手以博吴三桂好感等等的举动,到现在终于有了回报……

但稍稍可惜的是,吴三桂的信仍无降意,但这年仅三十余岁的摄政王多尔衮确实精明过人,他思前想后,没有轻信三桂千恳万恳的话语,却是更多地想到了此中有诈,却又不便说明。

他很友好地安顿好郭、杨二位使者休息,便急忙召来阿济格、多铎等人商量。

结果,他们都无法确认吴三桂的真实意图。明清长期处于交战状态,双方积怨甚深,很难取得相互信任。吴三桂一直同清军作战,拒降坚守,这封求援的信来得太突然,他们思想上毫无准备,仅凭一纸书信,怎能叫他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