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引人注目的是伪满洲国的八万由日本人武装起来的陆军“满洲军”,虽然装备陈旧,训练有限,但做为一支武装,还是让人比较注意的。满洲军的总司令为土匪出身,后被大清招安的满清洮南镇守使,三十一岁的张作霖。

在日本人审核由杜卫推荐的张作霖担任满洲军总司令时,罗玮的意见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他认为经过各方面考核,张作霖此人马匪出身,只讲究利益而全无民族感情,应该可以重要,对罗玮极度信任的后藤新平立刻就批准了这一职务的任命。

这一情况也让杜卫感到惊讶,对日本人从来没有好感的张作霖,在帝国特工的不断努力下,现在已是中华进步党党员,而急于控制满洲军军权的杜卫,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提议竟然如此轻松的就被通过。

日本政府在伪满洲国成立的第一天就宣布承认其为中国唯一的正统政府,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在满洲国的总理大臣罗玮暗中唆使下,“隆光帝”载沣在几天后向中华帝国宣战。

辽宁和河北交界处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奇怪的是,一贯态度强硬的中华帝国政府,竟然出奇的只发表了一篇不疼不痒的谴责性声明,之后就没有了任何动作。

但国内在报纸有意无意的引导下,群情激愤,街头几乎天天出现游行的队伍,要求政府立刻出兵,剿灭妄图复辟的一切狂妄分子。

厦门战役的胜利,民族独立军在国内的无坚不摧,让民众对帝国国防军有了种无限地信任,狂热地崇拜,他们认为自己的军队只要出手,必将战无不胜。李国勇要的也正是这种效果,独裁的基础是完全建立在强权和军事胜利上的,有了民众疯狂地支持,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将会按照他的设想一步步走下去。

可是李国勇还是在等,等待着一个让国内、国外舆论彻底倒向自己的机会。

在北京的杨度更加没有工夫回到南京了,处在前线的他,除了加强北京的治理外,还主动担负起了部队后勤的任务,繁重的工作让他不堪其累,有两天甚至忙到一头昏倒在办公桌前。还好,曾道富的儿子曾争和曾萍的到来,帮他负担了不少的工作。

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曾争,在政务处理上显示出了自己很高的天分,在杨度病倒的几天里,有条不紊地打理着总理临时办公室的一切。

在性格上比杨度显得强硬许多的曾争,为了确保前线作战部队不至于后院起火,指令党卫军在全北京展开了更加彻底的搜查抓捕工作。短短的几天里,共有九千一百多名前满清的王公贵族以及他们的家眷或被判刑,或被遣送到内地。

相比于哥哥,曾萍就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了,似乎照顾杨度成了她最大的乐趣。对于杨度,曾萍有着天然的好感,她崇拜并且喜欢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她的眼里,杨度根本不是帝国总理,只是一个值得她信赖、依靠的大哥哥而已。

可惜杨度的心思却根本不在儿女情长上,和德龄公主没有解决的恋情,让他彻底把儿女私情抛到了脑后,而将超出自己体力极限的精力放到了无休无止的工作之上。

身体稍稍有些舒适的杨度,在曾萍地搀扶下,重新回到了他的办公室,当他审阅完最近的工作纪录后,还是让他非常惊讶曾争在这方面的天赋的。

当忙碌了一整天的曾争,满头汗水兴冲冲地回到了办公室,一眼就看到了杨度,惊喜地叫了声:“杨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