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首?”
徐泽两手一摊,道:“实在忙不过来,没时间细细推敲这个,后面的内容就交你完善了,前面的内容也不必拘泥,该改就改。”
乐和严肃以对,道:“社首可有哪些交代?”
“第一,要贴近生活,让观众一看就能产生代入感。”
“服装要生活化,别搞花里胡哨的戏服,平时穿啥就穿啥,唱腔、对白也都要尽量白、实。”
乐和不懂就问:“什么是舞台?”
“就是勾栏”
“哦。”
“第二,剧情要简单,别拐弯抹角,铺垫太多,百姓一时接受不来。”
“以本剧为例,第一幕田园美景和恋人情歌,激发观众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
“第二幕,贼人出现,杀人烧房子拉牛抢粮裹挟壮丁,还抢走了男主心爱的未婚妻。”
“第三幕,男主半路逃脱,请来同舟社的军队,打死贼人,抢回未婚妻。”
“最终,有同舟社在,就能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
“第三,人物要脸谱化,不是要化那种乱七八糟的妆,而是在选演员时,就要符合剧情需要。”
“坏人就长得要又奸又邪,一看就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坏蛋,即便走下舞台,让观众看了还想打。”
“女主就要长相甜美,声音动听,让人一看,就想起自己年轻时看了一眼便再不能忘记的某个人。”
男主的人选,徐泽没讲,乐和稍微差了一点,不是不够帅,而是太帅了——不够憨厚朴实,不符合男主的人设。
“第四,要强化同舟社,但要淡化敌人,贼人除了不着同舟社的服装,什么衣服都要穿一些。”
“女直人的、渤海人的、高丽人的、奚人、汉人的,等等,都要有,但不要太明显。”
“最好带个契丹皮帽,披着高丽人的上衣,却踩着渤海人的靴子,贼人嘛,谁都抢,抢到啥就穿啥。”
乐和点点头,徐泽在“去种族化”的意图不要太明显。
当然,这是稳定统治辽东,甚至更大的地盘的必须动作,反正靠煽动民族情绪起家的,都走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