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不冷,孙儿也不冷。”最小的孙子抢答道。
“好!吃吧。”
这几日蔡京有些上火,吃得比较清单,早餐只安排了几碟小菜,素饼和白米粥,几个孙子平日里吃惯膏粱,突然换为清淡吃食,自然有些不适应,吃了几口,都不愿意吃,指望着饭后饿了再吃些糕点充饥。
蔡京留意到孙子们的异样,慈爱地问道:“今日怎的胃口都不好?”
长孙答道:“祖父,孙儿们惦记着饭后的课业,不觉得饿。”
“哈哈。”
长孙这个谎撒得太不高明,蔡京却不想戳穿它,喝下一口粥,问道:“你们天天吃饭,谁能回答我,吃的白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次孙顺口答道:“我知道,是从石臼里舂成白米的。”
答非所问,但好歹知道米谷之别,蔡京点点头,看向其他几个孙子。
长孙反驳道:“二哥说得不对,我在汴河码头见过,白米是装在草编袋子里倒出来的。”
蔡京拿起一张素饼,对蔡鞗道:“老五,明年开春后,有暇便带几个侄子到城外走走。”
“好!”
早饭的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蔡京的心态。
吃过饭后,在府内慢走消食后,蔡京回到书房,开始练字——饭可以半日不吃,字不能一日不练,这不仅是陶冶情操,更是蔡京大半生的生活习惯和艺术追求。
一幅字还未练完,宫中来人,通知天子下午将移驾太师府,赐宴。
蔡太师不得暂时停下练字,亲自布置迎驾事宜,待府中众人皆明白各自任务,开始行动后,蔡京再次回到书房,重新写了一幅字,乃是一首七言绝句。
写完后,蔡太师端详再三,只见书法姿媚,气势豪迈,字字笔划轻重不同,起笔落笔遥相辉映,感觉自己的笔力更进一层,心情也恢复圆满状态,蔡京拿出一副画卷,在画上题下这首诗,并附笔“臣京谨题”四字,待画上笔墨干透,又小心收起。
蔡京走出书房,不去管忙碌的众人,只一人在小院内踱步,天子赐宴臣宅,不仅是示以恩宠,还有很明确的政治含义和利益交换,今日官家驾临,又有什么考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