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得耶律阿息保不急,野外捺钵再怎么好,生活条件也肯定没法和都城里的皇宫比,但即便如此,圣宗、兴宗、道宗三任皇帝死在捺钵上也不回中京,能够让陛下如此匆忙返回的,必然是大事!
其实,耶律阿息保猜错了。
根本就没出多大的事——几日前,知枢密使事耶律俨(萧奉先为北院枢密使)病重,捺钵条件简陋,无法治疗,皇帝命耶律俨乘小车回中京医治。
随后,皇帝耶律延禧又借探望耶律俨之名,带着一部分宫卫和重臣,跟着回了中京。
耶律俨和耶律阿思二人,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留给耶律延禧的顾命老臣,阿思四年前已经故去,目前就只剩下耶律俨一人。
耶律俨是析津人,本姓李,有过目不忘之能,经籍一览成诵,是辽国少有的进士出身官员,早年主政地方时,也干出过一些政绩,且为人廉洁,一芥不取於人,名声颇好。
但他能当枢密使,却是运气使然,道宗晚年倦政,用人不能自择,令所有候选官员各掷骰子,以采胜者官之。
耶律俨运气好,连续三次都是最大点,道宗赞其“上相之徵也”,由此,耶律俨才迁知枢密院事,赐经邦佐运功臣,封越国公。
这人极善伺人主之意,有妻邢氏貌美,常出入禁中,耶律俨便叮嘱其妻“慎勿失上意”,由是权宠益固。
此事传出后,辽国朝野大哗,耶律俨名声尽毁,闻者无不鄙之。
不过,此时,已无人关心耶律俨的名声了。
随着耶律俨的病重,辽国官场早就暗流涌动,在京官员各显神通,只盼着能在即将开始的权力洗牌中,获得更优势的地位。
十一月十七,以三司使虞融为知南院枢密使事,以西南面招讨使萧乐古为南府宰相。
十二月初七,以枢密直学士马人望为参知政事。
马人望是辽国官场少有的正派人物,从未攀附权贵以求上进。
升参知政事后,友人来贺,马人望心忧朝局,竟愀然道:“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
医治不死病,中京的太医也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拖了一段时日后,耶律俨病故于自己府内,时十二月初九。
耶律俨病重期间,皇帝前往其府探望,问宰相继任人选,耶律俨也许是想到了盛极而衰的家族故事,也许是担心身后名,看了一眼陪侍天子的侄子——当朝参知政事李处温。
李处温是李家的后起之秀,善逢迎取媚,皇帝对其宠信有加。
但这个侄子却是没能力更没人品没底线的家伙,临死之时,耶律俨已然看透,当年,自己为了刑氏之事,毁了一世英名,再不可为私利而铸大错。
李处温满脸期盼的看着叔父,耶律俨却是决绝的闭上了眼睛,再不言语。
耶律俨最终还是没能阻止侄子的上进,其死后一日,与李家交往甚密的北院枢密使萧奉先就举荐李处温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