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清楚徐泽的要求,所以没讲货船。
李逵自上山后,真实现了自己“不用受官气,四季穿新衣,顿顿吃新米”的梦想,甚至能经常吃到肉,还有书读,如今也能识文断字,王四开始讲时,李逵还扳着指头算要花多少钱,听到一连串的数字后,直接放弃努力,瞄了眼旁边淡定如初的徐泽,心下暗叹,社首不愧是社首,真是做大事的。
徐泽其实也有些肉痛,幸好自己手下的巡检司水师由朝廷供给,虽然肯定不能指望拿到全额,但有总比没有好,不然的话,南北同时布局,再多钱也遭不住啊。
不过,这事也不能急,主要是手下可用之人还太少,哪怕是现在很多有钱,能一次性买十几艘大海船,也没那么多得用的船工,若是全部雇佣不知根底的外人,肯定会埋下祸根。
而且,自己现在端着之罘湾这颗聚宝盆不用,还在明州花大精力组建海商船队,就太傻了。
徐泽拿出一块令牌交给王四,简单介绍自己授官一事,要求王四考察去过澎湖岛的船工、经验丰富的远洋水手、不如意的造船工匠,只要合适的,都可以送到之罘湾。
还要留心一些讲信义,有野心的小海商,能信得过的,就跟他们明说之罘湾只需缴纳明州市舶司四成抽成即可出港。
之罘湾确实是个良港,但只做军港的话,是产生不了效益的,即便自己做走私,就算不考虑熟练船工的培养周期和来源这些重要的问题,出港的货物要从何处运进来,沿途的道路需不需要修整,黑白两道的势力需不需要打点,等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
同舟社一家的力量还是太小了,只靠自己把之罘湾做起来,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拉一些人一起做,只要控制好“度”,不要引来强势的大海商,就不要紧。
哪怕声势搞大一点也不要紧,大不了分出一部分利润给马政和童贯就好,实际上,登州的安海、平海二营本就在做这买卖,这也是徐泽要借船训练,马政犹豫的原因之一。
敢做走私的,谁手底下没几个亡命徒,但只要自己能保持绝对的武力优势,这些人就不可能翻起浪,甚至关键时刻,还能为己所用。
当然,指望这些家伙打硬仗是不可能的,但用作疑兵、壮大声势、骚扰敌人还是好使的。
王四在明州待了几个月,很清楚这中间的道道,海上走私利润之大,让朝廷不得不严刑峻法,一旦抓到,货主、船主、梢工皆斩,其余水手、火儿(低级水手)全都流放三千里。
之罘湾荒废多年,进货渠道不畅,肯定会导致货物成本增加,但彼处紧挨高丽,洋流相对平缓,受风暴影响也小,一年内可以多次往返,这中间的账不会有人算不明白。
徐泽没提替换王四的事,也不需要提,王四虽然在鬼门关走过一遭,但明州这里是同舟社布局很重要的环节,没有人比他更合适留在这里,他自己也不会想着回去。
对王四,徐泽不需要用这种手段表达关心。
……
ps:历史记载的宋朝各类战船(包括江船和海船),造价从几百贯到几千贯不等,非常混乱,既有船只大小不一的因素,也有承平百余年通货膨胀,以及战乱时物价失控等原因,只能作为参考,不可照搬,大家就莫要较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