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没有拿到状元之位他也不是很生气,一甲的排名决定不了什么,至多他的官位起点比许怀谦低一点,但只要他在官场上崭露头角,官阶一定比许怀谦升得要快。
对于翰林院最近的事,他也有所耳闻,一直没有当回事,觉得是不就是八十万两么,是他,他也能够办到。
可随着他进翰林院上衙,见许怀谦小试牛刀的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左右逢源地与这些商人对话。
他突然意识到,许怀谦的官场经验可能比他要丰富得多?
一瞬间,沈温年感觉到了压力,时政学识比不过,官场经验也比不过,难道他要被许怀谦压一辈子了么?
他在看许怀谦的时候,许怀谦也在看他,因为他发现,今天好多商人都不由自主地看了他好几眼。
许怀谦摸了摸自己的脸,虽然他把天下第一帅的称号让给了沈温年,可在他心里,还是认为自己最帅的,难不成从他错失探花开始,以后别人只能看到他的才华看不到他的颜值了?
他们两人在想什么,商人们不知道,他们吃饱喝足后,拿着自己签字画押的契约,兴高采烈地走了。
今日大值!
不仅拿到了让他们称心如意的诗广,还看到了传说中才貌双绝的世家公子沈温年。
许怀谦和沈温年都不知道,他两今年在御街一游,坊间有说书人早将他两都给吹到全国各地去了。
什么才貌双绝探花郎,绝世无双状元郎,一科两绝双殊,缙朝的风光都给他们二位了。
吹得全天下的人恨不得放榜那日飞到京城来看看这两绝双殊有多绝。
许怀谦的容貌才华他们已经见识过了,还没有见识过沈温年的,今日听人说沈温年也要来,在场的不少人可不就频频去看他。
虽然他们不得不承认沈温年也挺玉树临风,但他们昌南人对昌南人有滤镜,还是觉得他们昌南的许状元更胜一筹!
虽然沈温年也不输就是了。
昌南商人们是高兴了,可在荟萃楼外面翘首以盼的读书人得知,这些商人今日居然不是来退款,而是来彻底签订契约的以后,一个个都如遭雷劈般愣在原地。
然后发了猛烈的反弹。
“我们不买!”
“放在新科举书上的物品,我们一律抵制到底!”
“我们要维持读书人的清高,坚决抵制这种对圣贤书不尊重的做法!”
“昌南商人滚出科举书!”
他们就不信,他们这么读书人出面,还不能把这股在科举书上放广告的歪风邪气给打压下去。
先前是他们闹得太小了,才让这些商人们觉得,他们这些读书人毫无用处,现在他们这么大规模的闹,这些昌南商人还能无动于衷吗?
抱歉啊,还真的挺无动于衷的,在见识过翰林院骂人的文章后,昌南的商人看这些读书人,都跟看跳梁小丑似的。
都说读书人手底下眼真章,翰林院里的诗广是他们切切实实看到了何为真章。
而这群读书人除了口舌攻击,写出来的那些抨击人的诗词歌赋还没有翰林院官员写出来的一半强。
望着这群只会没事找事地读书人们,昌南的商人们不咸不淡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还是回去多吃二两饭再来出来抨击人吧。”
肚子里没有饭,喷出来的粪都是没有用的。
此刻的读书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商人在讽刺他们,还以为商人们让他们回去吃饱了饭再出来抨击人。
他们一个个感觉自己的拳头砸在了棉花上,根本就没起到什么作用。
更生气地把矛头对准了翰林院:“我们不学!新科举书要在书上广告!我们坚决不学!”
“抵制科举广告!”
“抵制书籍广告!”
一时间,京都大大小小的街头都刮起了读书的人的抵制声,也不知道是有人在背后推动,还是这些读书人自主发起的。
他们闹他们的,有钱的了翰林院紧锣密鼓地在筹备他们的新科举。
原本的书籍就编了个简易版出来,现在有翰林院的庶吉士们帮忙,他们又把简易版的书籍完善到了一个新高度。
觉得大差不差后,这才正式开始刊印。
许怀谦说了要摸鱼的,可是在翰林院一众官员都忙成陀螺的时候,他到底也没有办法摸鱼。
新科举的排版校对,甚至连封面的广告和后背的广告都一一检查过没有问题之后,这才把书籍拿去印刷出来。
缙朝早就有活字印刷术了,不过这个技术还不是太成熟,所以正规一点的书籍还是用的雕版印刷术。
看着书籍一册册地印刷出来,翰林院的一众官员看着那跟纯蓝色的线稿书籍完全不一样的彩色封面书,全都眼睛一亮。
“好看!”
“这拿出去还不得瞬间堵住那群只会叫嚷着抵制的读书人嘴?”
翰林院的官员对外面那群叫嚷了几个月的读书人早就不耐烦了,要不是他们有信心自己做出来的书籍没问题,且他们当官的都不屑于跟外面那群读书人打嘴炮,说实话,外面那群读书人根本就蹦跶不了多久,几句话就溃散了。
打嘴炮,我们可是你们祖宗!
不过大家还是选择用事实说话,跟他们打嘴炮只会浪费时间,只有把时间发在真正有用的地方上,才是正确的。
这不,书做出来了,比什么强!
“许编撰,书籍什么时候推行出去啊?”从五月到现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他们翰林院从拿到钱订好诗广后,一直憋着一口气,就等着拿书籍好好地出去打那群学生的脸,这会儿书籍出来了,他们迫不及待地向许怀谦问过去,见许怀谦又在睡觉,把他给叫醒了。
“啊,做出来了?”许怀谦擦了嘴边不存在的口水,睡得太香了,总觉得自己流口水,看了看那堆满翰林院新刊印出来的书籍,“明天就发行出去吧。”
这么多书堆在翰林院也不是个办法,再堆下去他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上班不摸鱼,思想有问题。
春困秋乏,夏打盹,这里都八月了,刚好是一年里最乏的时候,他得多睡睡,补补身体啊!
“明天就发!”
狠憋了三个月气的翰林院官员们听到这话,全都高兴透了,一个个兴奋地忙碌起来:“那我们今天就把这些书搬去各书局。”
因为要推行新科举书,翰林院这边早就跟京城的各大书局打好了照顾,他们翰林院的书籍一推行,就要放在各大书局。
这些书局大多由京城官员或者世家掌控,皇帝开口了,谁敢不应?上次朝廷闹?也没见他们闹出什么花样来,现在放书更是不可能了。
翰林院的人忙碌到大半夜才下衙,这么大的动作,京城里的人不可能没有注意到。
那些闹事学生早就看见翰林院的官员往书局里抬书了,一个个飞奔回去通风报信。
“出书了!出书了!”
“翰林院出书了!”
“我看见他们在往书局里面搬书呢!”
“不买!这种粗制滥造的书!我们坚决不买!”
这信几乎是一送到,所有闹事的学生几乎第一时间在摇头:“谁买,就是我们当中的叛徒!”
“只要我们不买,他们这新科举书,一定推行不下去,这下看他们还怎么神气!”
他们想得很好,结果第二天,京都大大小小的书局生意都异常火爆!
为什么?
因为他们吼了这么几个月,把京城所有人的好奇心都给调起来了,迫使他们迫切地想要看看这新科举究竟写了什么!
还有那字广画广诗广究竟是怎么做的?竟然让那些商人不惧怕读书人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