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是只请了达·芬奇来画《安吉亚里战役》的。p
因为达·芬奇拖稿的名声在外,又很长时间根本就没有动笔的意思,佛罗伦萨的执政官只好想出把达芬奇的死对头请来和他“相爱相杀”这样的鬼点子,把米开朗基罗找来画另外一场大胜仗。p
执政官的想法是好的。p
也成功地刺激到了这两个死对头。p
就是有点刺激大发了,导致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拼了命地——离题。p
他们画出来的,根本就不是执政官想要的。p
这里就要说说达·芬奇的拖稿。p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表现。p
他迟迟不动笔,不是他消极怠工。p
为了完成《安吉亚里战役》这幅作品,他找战争的亲历者,做了很多采访,这些采访记录,都写在了他的笔记本里面。p
不仅如此,他还把前人画这场战争的画稿、写这场战争的历史,全都研究了一个透透。p
如果是这样,他和画《卡西纳之战》的拉斐尔,也还没有太大的区别。p
达·芬奇狠就狠在,为了这幅画对切萨雷·波吉亚出征,直接近距离观察战争。p
这就是达·芬奇对于自己画作的态度。p
不管是解剖还是实验颜料,他的这份来自于科学家的认真程度,绝对不是别的画家可以比拟的。p
这件事情,发生在他和米开朗基罗的世纪大战开始之前。p
因此,不属于被刺激的一部分。p
亲身经历过战争,只是听说过的,对战争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p
达·芬奇在他的日记里面写过关于战争的话:p
【真正的战争是不可见的……可见的只有混乱。】p
【快把我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吧……这是兽性的疯狂。】p
【如果你觉得毁灭自然是错误的,那剥夺人的性命就更是无可原谅的罪行。】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p
达·芬奇是画完了《安吉亚里战役》的草稿的,在他的素描里,没有索代里尼期待的酣畅淋漓,只有对战争真相的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