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开心,当今圣上真是个好皇帝。”
其实有心人一算,要是真服劳役,朝廷给的钱对于老百姓每年需要上交的税钱,那真的是不够的。而建造路的什么料子钱,其实很多是就地取材。
路引钱要是来回的老百姓多了,那可是很大一笔收入。这一笔收入回头再投到地方,用于教育或者用于别的,那还真促进了另外的发展。
基础建设甚至能侧面缓解通货膨胀,铜板贬值问题。简直是一处改多处有益。
世人常说朝廷抠门,其实讲真,朝廷也没多少钱。养群臣要钱,养边疆和海上将士要钱,远出了解别国情况要钱,维护京城要钱,维护地方要钱,守礼制维持帝王尊严还要钱。皇帝想要修建个园林,那得摸自己腰包才行。
朝廷想要问百姓多要点税钱,群臣真的能给皇帝来个死谏。
苛捐杂税导致亡国的例子,前朝全是。而关键的盐税一类胆敢涨价,地方的人都敢将来朝廷讨税的人活活弄死。更别提群臣几乎人人有私心,哪能容忍皇帝往自己钱袋里取钱。
利益纠葛,想要处理好总是很难。
能想出这样一种百姓和朝廷共同发展的人,既懂人性,又懂朝廷,还懂经济发展,几乎可谓是眼光超绝。
只是现在时间尚短,很多成效一时还不曾能看出。当年黄册的铺开,祖帝用了整整十四年才终于踏出成功在民间推开的第二步,也就是用鱼鳞图册记载百姓田亩这一步。而徐州这一切试点想要铺开,或许需要的时间更多。
封凌的野心远不止十年二十年。
他的野心以百年为计。
很多人看不到封凌天赋真正的可怕之处,至少傅辛夷是不懂的。什么经济什么朝廷,她其实都不太懂。
她这人主要还是馋人家的身子。
封凌好不容易将工作勉强交接给了京城来人和当地衙门,很快带着傅辛夷折返京城。
马车上如今就傅辛夷和封凌两个人,连良珠这个小丫头插足的地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