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
徐州大部分百姓都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大的水患, 州府上下即便其中有治理经验的, 也少有遇到如此惨烈的情况。傅辛夷知道自己比大家强一点的地方,就是听过点大事, 知道点如何解决水褪去后田亩的种植问题。
她先带着一部分人混入了老百姓里, 一边帮着老百姓忙,一边告诉老百姓一些事情。
比如说朝廷已经派来了第二波的官差, 连他们回头的种子都准备好了。
再比如说眉心一点红的封大人喜欢吃玉米和红薯,磨成粉做成吃食最好, 这回种子也可以选这一类。
再再比如说, 她会说很多清理青苗、如何施肥增产。
老百姓之间聊天,不是聊七大姑八大姨和隔壁二叔的事情,就是聊这回谁家剩下几个人,再不然就剩下傅辛夷说的这些消息, 当什么重磅消息一样传着。
“哎, 你知道么?京城官老爷说了,要是田还成的, 苗洗一下就好了。”
“听说了听说, 他们还说带了玉麦和红薯种子。状元郎最喜欢吃这种了, 都很少吃米。咱们这边没有, 他饭都吃得少。”
“难怪, 都瘦了好多。”
一传二,二传三,转头这些话还能变个样子:“状元郎是吃多了玉麦和红薯才考上状元的,他还说了要如何如何种田,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
傅辛夷不知道这话传了几个人,等再度听到自己耳中时觉得有些荒诞到好笑。更荒诞的还有。其中一个版本捎带上了传说中远在京城中的她,说什么她身为户部尚书的女儿对种田一事早年就有精通,知道封状元喜欢,就特意琢磨了如何种这两个东西。
早年傅辛夷还是个小傻子,哪能精通呢?京城里至今还流传着她体弱多病的话。
百姓即便知道传言不可尽信这一点,也乐意去说这种趣味一样的八卦。
多刺激啊,多带劲啊。
生活那么苦,就指望这些打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