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不奇怪今日贾宝玉一见到她就迫不及待的往上贴,向黛玉这样的女孩子,恐怕很难不让人喜欢。
黛玉的所思所想贾敏一无所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她们母女二人皆是不喜欢贾宝玉的行事做派,言行举止。
回到家中贾敏便将此事同林如海是了,对于这种事情她也很是感慨:“从前父亲还在的时候我便知道母亲偏心于二哥,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依旧是同二哥一房亲近,甚至是将宝玉养在身边,没有了父亲的约束,对宝玉的宠爱比对二哥更甚。”
在民间有一句话:‘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对于贾母来说就是如此。
林如海对此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这是贾家的事情,“我听人说黛玉今日被宝玉给惹生气了?怎么回事儿啊?”
在林如海看来他女儿怎么做都是好的,从来都不乱发脾气,更不要说还是在外面,被惹生气了定然是对方的不是。
“我当时正与母亲说话呢,只隐约听到宝玉问黛玉有玉没有,黛玉以为他是在嘲讽咱们家没有玉,便说了回去。”
贾敏也是从小把两个孩子养大,又看到了很多旁人是怎么教养孩子的,对于育儿心经她可以说是比较了解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同时孩子们又没有什么不同,贾宝玉衔玉而生,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同的,甚至是被认为吉兆。
正是因为这份‘吉兆’,让他得到了许多特殊的待遇,造就了他现在这样的性子。
如果没有她母亲的庇护和溺爱,也没有那么多的特殊对待,就如同普通富家公子一般进学习文,想来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只知道与姐妹们厮混在一起,不想着读书写字只想着往脂粉堆里钻。
“天色已晚,夫人莫要想那么多伤神了,事情已然成了定居,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林如海淡淡的开口说道。
贾敏当然知道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她也就只能想想罢了,如果真的让她做出什么改变反倒是退缩了,悠悠叹息一声,不再说这个话题。
心里默默记着以后专门挑那种宝玉去学堂的时间带着黛玉去荣国府,再或者就是不带女儿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悉心教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儿,可千万不能被宝玉给带坏了。
对于这个决定林如海自然是赞同的,来到京城之后他才发现,形势远远比他在姑苏了解到底要严峻的多,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贾敏都不要和贾家有任何的联系。
但他不能这么做,贾敏与母亲已经分开许多年了,现在好不容易重逢了,他却做阻拦,将心比心换做是他他也是不会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