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番外一

两船粮食划分,老宋认为还算公平合理,他满意了,伸手捉住了囡囡的小手,用胡子轻轻蹭了一下,偏偏他就是不被孩子待见,这不囡囡张嘴又要哭了,老傅只有这么一个孙辈,疼得跟什么似的,抱过去:“乖囡囡给爷爷亲,不疼,不疼。”

小家伙把手伸到爷爷嘴边,给爷爷亲。

气得老宋翘胡子,看向不争气的儿子:“好了,都拿好粮食了,你还待在这里做什么?跟我回家吃阳春面去。”

但凡这个混账东西争气点儿,也能让他抱孙子孙女了吧?

老宋看着正在逗孩子的明玉,真想跟她好好说说,她就不替儿子着急?

朱明玉哪儿能不着急,可跟宋舒彦说两句,儿子就说:“妈,没有合适的,先等等!我保证结婚,行不行?”

他都这么大一个人了,做妈的三年前没能强按着他的头结婚,现在也没办法做到。

如今朱明玉和阿芳两个人在傅家吃饭,别说老宋家里吃阳春面了,傅家家里也是非常简单,一荤两素,两个素菜还是家里后面田里的菜。

虽然傅家不缺钱,在这样的日子里,从上到下都厉行节约。

此时报纸上都在各大报纸都在刊登今年江淮水灾的情况,说是江淮水灾,哪里仅仅是江淮?从黄河到珠江都在泛滥,从四川到长江口,到处都是被淹的城镇,从报章上得知,仅仅高邮一城就有万人死于大水。

秦瑜从手提袋里拿了一封信给傅嘉树,傅嘉树一看上面是德文:“我又不懂德文,乔希那儿好些了没有?”

“更糟糕了,德意志银行已经开始挤兑了。科恩工厂招聘三个岗位引来一千多个应聘者。”乔希因为听了秦瑜的话,在一年钱已经把钱转成黄金,转入相对安全的英资银行,但是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德国和日本在这个时代依赖出口的国家,出口下降都超过了50%,失业率爆增。

记得上辈子一本书里说,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像牲口一样才能活下去。这不是说中国,而是包括欧美这样的地方。

秦瑜跟傅嘉树说:“其实伯伯说得对,国联哪儿能给你援助?各国都一屁股烂账呢!”

傅嘉树被媳妇儿天天灌输,他叹:“只怕是东洋人趁你病要你命!”

这话不知道该说一语成谶,还是说该来的总要来,民国二十年九月十七日,晚报刚刚说国际联合会动员会员国和非会员都对处于有史以来伤亡最为惨烈的水灾当中的中国施以援手。

几天后,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在报道九月十八日那天发生的“沈阳事变”。让国民震惊的是中队居然放弃了东三省,一时间学生涌上街头,国民群情激奋。

兴华、海东等厂门口挂上了白布所书“国难”、“国耻”的字样。

在这种情绪之下,还需要面对一个现实,这场水灾全国有五千多万人受灾,上海距离受灾严重的苏北很近,街头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

秦瑜知道,此刻白银流入有多快,两年后抽离就有多凶猛,此刻扩产是饮鸩止渴,她应该跟着投机的资本一样,去炒地皮炒房产,然后到潮水褪去的时候,拿着白银去海外投资。

但是,在和家人还有宋家父子相商之后,宋舒彦第一个决定:“当之前没赚到,也当自己看不清,继续投下去。”

“铜钱银子赚不完的,就这么办。”兴华银行这次没有拉上达美,毕竟是明知是坑还要跳的事儿,可以坑自己,不能坑好友。老傅给海东再次放款,反正两家本来就绑在一条船上。

老宋也没能舍得让侯老板卖掉闸北的厂房,那里有着一千多个苏北来的工人。

秦瑜手里的兴华的地产,她只能更加小心地应对,希望能利用自己的先知,能……希望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