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辛国北邻西庐国,西庐国军事实力较之辛国更为强大,前年已夺取辛国大量土地。辛国畏强欺弱,极有可能会考虑南侵,夺取我们北面的土地,以弥补他们自己在北方的损失。

“如果这样下去,未来几年,我们与辛国极有可能再有一战。

“可是方朝军队冗兵有余,军备却相对落后。当年昌平川一战,我国失去了北地十二州,这是我们原先主要的产马之地。

“如今我们失去马匹,只能以步兵去对抗骑兵,非常劣势。纵然士兵数量上有优势,几十万大军说起来很庞大,可实际上兵士素质与士气都大有不足之处,绝不足以对抗辛国。

“晚辈认为,当下我们必当提升军备、操练兵马,未雨绸缪。

“如果应用工匠之术,提高武器效率与力量,说不定能找到遏制辛国骑兵的方法。”

谢知秋本人,其实相对于主战主和这样旗帜鲜明的派系,有更多方面的考量——

要问她同不同意现在就让朝廷对辛国开战,她并不同意。

原因无他,方朝军队外强中干,实在太弱,赢面太小。

方朝开国皇帝由于是将士背叛旧主自立为帝,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兵变,对军队的管理极其苛刻畸形,军队兵不识将,乱得一塌糊涂。

要让谢知秋说的话,可能方朝朝廷的兵马,虽然人数众多,但论士气论力量,还不如百姓自发组成对抗辛国的义军。

不过,她同样对如今方朝朝廷不断对辛国上供、安于现状的情况感到担忧。

如此上供,确实换来了短暂的和平。

可是方朝的钱都进了辛国的囊袋,长此以往,辛国越来越富有壮大,野心未必不会增长,方朝却会被逐渐掏空。这一时的安逸,未必不是饮鸩止渴。

唯有真正壮大自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总得而言,谢知秋认为现在并非是与辛国大动干戈的最好时机,但必须尽可能增强军队的力量,这样万一辛国那里情况有变,方朝进可攻退可守,才有选择的余地,不会落到被动挨打的地步。

所以,萧寻初想用墨家术做攻城器和守城器,增强军事力量的做法,她相当支持。

利用先进的器械增强军备,不但可以使军力变强,还能减少人力的牺牲,用最少的兵力战胜最强大的敌人,是性价比很高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