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知秋一指他手记上的内容,道:“你这里提到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但是你在手记中提及
的这本书里的观点▽[(),我有点感兴趣。”
秦皓说:“这书是先生课上提及的,是前朝大儒所作。不过由于那位大儒有些想法迥异于世人,甚至有悖于皇权,所以当朝书商不敢刊印,存卷甚少,在旧书市场上价值连城,亦鲜少流通。
“现在白原书院的藏书阁中倒还有一本,允许学生院内借阅,但是不准带出藏书阁。谢妹妹现在可能不能再出入书院了……但你如果想看的话,我可以花一点时间,帮你抄回来。”
那一瞬间,不知为何,他觉得谢妹妹的神情,看起来甚为哀伤。
良久,谢妹妹摇了摇头。
“还是算了,谢谢你。”
她轻轻地说。
“你平时给我带课记已经波折,你马上就要准备秋闱,怎能再像这样麻烦你。”
秦皓想说他是乐意的,每回想到能来谢府见她,他都感到万分期待。
可是他从教育中学到的男女之礼,让他说不出如此暧昧的话。
于是,他只是低下头,以掩饰自己的难为情,以世家之子的身份道:“将来,我若能如父母所期待的那样光耀门楣,必当集书万卷。这样的话,无论你想要看什么书,我或许都能借给你了。”
……
光线照在眼皮上,有些刺眼。
秦皓动了动眼睑,睁开双眼。
果然又是一场大梦。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总梦见以前的事。
这时,小厮敲门进来,看到他还坐在床上,诧异道:“大人,你怎么还没起来?您今日不是与齐大人有约,要去齐府上品茶的吗?”
“……这就去。”
秦皓扶了下额头,略一凝神,起床洗漱。
在前往齐府的路上,秦皓坐在马车上,沿途,他看到不少小孩在路边放孔明灯。
小小的灯往上升起,不少灯上还歪歪扭扭地写着“天鹤船”三个字。
小孩子们看灯升起,围着打闹叫笑,好像还演着什么奇奇怪怪的戏码。
秦皓眼见此景,思绪飘散。
梁城如今时兴放天灯,哪怕不逢节庆祭奠,哪怕是大白天,仍旧有孩童以此玩乐。
究其原因,毫无疑问是两个月前闹得满城风雨的“天鹤船”。
那天,巨大的天灯从将军府里升起,后来,这盏天灯又被送入宫中。
天子得到这盏巨大天灯后,十分喜爱,短短两个月间,已经在宫中升了数十次。
皇室的喜爱向来是梁城流行的风向标。
皇帝对此灯表现出如此高涨的兴趣,而偏偏这天灯又真能将人带到天上,着实有趣醒目,不少人都议论纷纷。
没多久,“天鹤船”之名就传遍梁城,甚至有外地人听闻梁城有这样的奇物,特意从远方赶来观看。
普通百姓没有机会亲身乘坐天鹤船,就常在城中放天灯,还在天灯上写上“天鹤船”的名字,以表明向往羡艳
()。
由于此等状况,亦在梁城名噪一时,引起轰动。
然而,当秦皓第一次听说“天鹤船”制作者的名字时,在原地呆立半晌,久久回不过神来。
——制作天鹤船的人,竟是早已名满天下的才女,原本的谢家大小姐、如今的萧青天之妻,谢知秋。
马车中,秦皓闭上眼,捏了捏鼻梁。
直到此刻,他都对此感到难以置信。
他原先一直以为天鹤船一定是萧寻初的作品,毕竟萧寻初在白原书院时,就整天琢磨这些事,这几乎是他的个人特征之一了。
而现在,这情况是怎么回事?
萧寻初当上状元,在官场上如鱼得水,而谢妹妹倒做起了天鹤船。
这么说来,那天他在灯会上看到谢妹妹坐在小孩子中间熟练地给他们做木雕,她可能也不是生活所迫习得的能力,而是真心爱好了?
虽说夫妻彼此互相影响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谢妹妹本来就是爱读书、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的人,和萧寻初成婚后会被他的兴趣感染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可是这两个人……简直像调了个魂似的。
秦皓越想,越是心情微妙。
一方面,谢妹妹成婚后居然被萧寻初影响到这个份上,连萧寻初擅长的工匠之技,她都能使得远超常人,可见两人婚后十分投契。
秦皓只要想到这里,就感到内心妒火难忍,理智几乎要被丑陋的嫉妒之情吞噬。
但另一方面,他又隐隐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古怪。
仿佛真相远不止于此。
……
正当秦皓纠结间,马车不知不觉停在了齐府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