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出心思的沈卓也没有隐瞒,直接坦然回答道。
“殿下请放心,微臣知道轻重,肯定不会让百姓为种植此果而放弃种植粮食,微臣考虑的是,物以稀为贵,此果似乎还不曾在市面上出现过,我文山府若能占得先机,也能为百姓们增加一份收入。”
文山府城距离京城不到二百里,与京郊的县镇接壤的区域,距离京城只有五十里左右。
有多条可通往京城路,若能种出这种新鲜水果,不仅可以供应给周围其他府县与文山府当地的富户,还能有机会运往京城销售。
而这种先机尤为重要,在它还是一种稀罕物时,可以卖上高价,可谓是暴利。
何殊不仅不会反感这种小心思,还很欣赏,因为对方想的不是给自家争取机会与利益,而是为其治下百姓。
这是对方能时刻将治下百姓利益放在心上,才会有的表现,她巴不得大安可以多出一些这种官员。
“你有信心能让百姓们将种植面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好,这是东宫舍人伍少江培育出的新品种,至于这里边的种植要求,你直接与他沟通便是,你还可以邀他去你们文山府实地考察一下,看看那边的土壤与气候是否适合种植。”
沈卓满面欣喜地一一应下,他没有质疑东宫舍人为何会培育出水果的新品种一事。
毕竟他在门下省时,就曾听说东宫是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那些东宫属官的官职永远与他们正在做的事,没有半点关系。
像那位伍大人,顶着东宫舍人的名头做司农官,在东宫据说是不足为奇的常规操作。
因为东宫的那些品阶较低的官员,不是从其它部门调过来的,就是通过建言箱或是大招录特招进去的,据说每个人都有一项拿手本事。
例如引起大安百姓热议,或者说是全民关注的自行车,就是东宫的一群工匠研制出来的,连工部那边都不知道这里面的制作原理与技术。
沈卓离开时,手里拎着一个大食盒,盒里不仅装有一碟子草莓,还有几样做工精致的点心,算是太子大过年的召他来东宫跑一趟的奖赏。
不过对于沈卓而言,太子答应将市面上还不曾出现过的水果,批给他们文山府最先种植,才是来东宫走这一趟的最大收获。
与文山府相邻的庆西府,因为土壤环境合适,在前几年成为率先种西瓜的地方,让庆西府的许多百姓从中受利。
哪怕西瓜的种植后来被推广到大安全境,庆西的西瓜在依旧是最广为人知,在京卖价最高还供不应求的好东西。
不管是文山府,还是庆西府,其实都负有为规模庞大的京城供应水果、蔬菜、鸡鱼肉的功能。
如此一来,哪家若能有个十分拿得出手特色产品,肯定能从庞大的京城市场中,赚取更多的钱。
何殊强调要控制种植面积,不让文山百姓盲目扩大种植,虽有提醒沈卓大安坚持以农为本的因素,也有单一种植某类作物,让老百们承担的风险太大的考量。
沈卓拎着食盒回家,就看到何昌逸夫妻和左书意夫妻都在他家,知道他们这是想要赶在他离京回文山府前,来找他聚聚,心中也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