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便是清风书局,杏林医馆这些地方,也都要知会一声。走得再急,手中的事情都需处理妥当才安心。
两日的时间,似打仗一般,一眨眼就过。
临末了,宝园又在镇子里的点心铺买了好些点心才折回。
翌日晨间,宝园同祖母在镇门口等候,见一路同行的还有镇子里的三两人,都是这一路做帮工和杂役的。
宝园将昨日买好的点心并着些碎银子打点给几人,“路上多有不便,劳烦各位多照顾。”
几人都很高兴。
“宝园,你就别客气了,都是街坊邻居的,途中有什么事说一声就好。老太太这处行动不便,有要帮忙的,提一嘴就是。”
宝园道谢。
洛子也牵了牛车来。
牛,牛车?宝园意外。
洛子笑道,镇上的马车周转不过来,这趟要从镇上坐牛车去棉城,等到棉城再换马车,不怕,就慢些,也安全。
宝园笑了笑,扶了祖母上牛车。
出门在外,哪里会一帆风顺,坐牛车也有牛车的好处,譬如,祖母尚未习惯出远门,牛车行得慢,反倒更轻松些。
两辆牛车,一辆半拉货,剩下的半辆,宝园与祖母坐刚刚好。
这趟要出远门,宝园心中其实隐约有些兴奋在,一直在青石镇中,这次终于有机会去外面看看。
老太太却不是。
镇子里的人,大多一生都不会出远门一趟,老太太已算开明,但刚刚上路,也需要时间适应。
牛车上,祖孙两人一直说着话。
宝园会同祖母说起周围的景色,缓解祖母心中的紧张与焦虑,老太太其实感觉得出来,宝园是愿意离开青石镇的。
有宝园在一侧陪伴,老太太也慢慢开始适应。
牛车行得很慢,老太太心中的不安也在说笑声中渐渐散去。到后来,老太太在半是货物的牛车里睡着了,宝园用衣服给祖母盖好。
祖母睡了,宝园双手抱着头,懒懒看着远处的碧蓝长空。
这里的世界很大,青石镇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镇。
青石镇上有蓝城,蓝城之上有州郡,州郡之上才是西秦。她们是西秦人。西秦的周遭还有邻国,有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也有跑商的羌亚和西域诸国,也有像苍月,南顺,燕韩和长风这样的国度。
这些,她过往在看书和抄书时读到过,但如管中窥豹,不得全貌。在青石镇,能看到的书籍实在有限,去蓝城,能治祖母的眼睛,也能读更多的书,多了解这个世界的全貌。
但无论如何,至少在眼下,此刻,她从牛车上跨出了第一步。
有开端就是好的。
而且,还有祖母在身旁,一切都刚刚好。
宝园悠悠阖眸。
路上两日,诸事顺利。
宝园作伴,还有洛子几人的照顾,老太太终于开始在心中慢慢抹掉‘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步难’的念头。
两日后抵达棉城,正当出行的新鲜感消磨得差不多,觉得牛车慢的时候,牛车又换成了马车。
宝园扶祖母到马车上坐好,洛子撩起帘栊,“宝园。”
是有事同她说,宝园下了马车,“洛子哥,怎么了?”
“宝园,这次去曲城送的是宁家的货,路上有些变动。”
宝园担心,“是,不走蓝城了吗?”
“那倒不是。”洛子知晓她会错了意,“刚到棉城,宁家的管事安排了另一个人随车去曲城。马车内原本就装了半车货物,眼下要容纳三个人,怕你同老太太这处不方便。”
宝园脸色微缓,“没事,能去蓝城就好。”
“人晚些就到,再等等。”
“好。”
等上了马车,宝园同祖母说起此事。
马车内有一半都是货物,七八月的天气,酷暑难耐。马车中只有宝园与祖母的时候还好,她只要背对着帘栊,将衣领稍稍松开些,马车开起来,有风入内,就能凉快得多。
眼下,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上了马车,宝园只能将衣领扣得一丝不苟。
少年看了她们祖孙二人一眼,没什么精神,也没说话。大抵时间都自己窝在角落里睡觉,或者闭目养神,也不介意马车中的狭小和拥挤,偶尔也会看着窗外想事情。
但凡风吹草动,少年目光中都藏了锐利,似条不怎么和善的小狼狗一般,一直窝在马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