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不想如此直接面对!
只要不承认,他们就可以忘记自己菜的事实!
有人不太服气,对苏菁菁道:“小女娃,你说我们菜,怎么,难不成你钓鱼很厉害?比我们这群人都厉害?”
“就是,我们的水平在钓鱼界是不怎么样,但是放到这一带,还是很可以的,比绝大多数人都厉害了。”
苏菁菁嘴角抽了抽。
这一带大多都是种地的农民,妥妥的旱鸭子,自小被家人警告远离河边,免得掉进去,也不怎么接触钓鱼。
所以他们这蹩脚的技术,放到这一带,可不就拔尖了吗?
随便想怎么吹都可以。
苏菁菁道:“我没有说你们菜的意思,我只是说你们的技术水平有待进步,至于我,我自认对捕鱼还是相当有经验的,水平应该会比你们厉害一些。”
“我可以现场给你们露一手,证明我的实力,不过,我需要用你们的渔具,放心,我不占你们便宜,钓到的鱼,我和你们对半分。”
这就是相当于苏菁菁出力,其他人出工具,所获得的成果,两方对半分。
真正算起来的话,苏菁菁还是吃亏的那一个。
渔具这种东西可以循环使用,被借用一下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愿意分出一半捕到的鱼,可就真是大手笔了。
一位上了年纪的钓友敏锐地察觉到了苏菁菁接近他们的真实目的。
其实她刚刚说那么多,也只是为了能使用他们的渔具而已。
他们这群大老汉,可不希得占一个小姑娘的便宜。
因为他道:“我们这渔具不值钱,被借用一下也算不了什么,这样,小姑娘,你若是能捕到两掌长的大鱼,老头子我直接买了,一条给你二十块怎么样?”
二十基本上算是市价,也可能稍低一些。
老爷子给出的这个价钱十分公道,也考虑了苏菁菁借用他们渔具的情况,两边都不吃亏。
对他们这群钓鱼爱好者而言,二十一条鱼算不了什么,他们更在意的是鱼被钓上来的那种满足感。
如果当真能看到别人用自己的渔具钓出大鱼的话,那种快乐根本就不是二十块钱能比的。
所以大家都很满意老爷子提出的方案,纷纷应和。
苏菁菁也不推辞。
有人愿意直接买她的鱼她还懒得跑一趟去卖了呢,这种能省事的方案咸鱼怎么可能会不同意?
她在一众钓友带来的渔具里挑挑拣拣,最终选择了一款佩戴有长杆的渔网。
嗯,不错。
握在手里感觉相当结实。
现在这种情况不太适合用钓竿,因为鱼有聪明的有不聪明的,咬不咬竿不是捕捞者完全能决定的事,不确定性大,用的时间也长。
苏菁菁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用,只能选长杆渔网速战速决了。
她走下桥,来到岸边,放置好渔网后,开始静静注视着水底下的动静。
[苏菁菁这什么意思?捕鱼?还自信自己的水平,跑到人家专业的钓友那里找存在感去了?不做作一下浑身不自在是吧]
[她还好意思说人家菜,还在这里给人家演示,她自己是个什么德行不清楚吗?啥都不会的废物,懒到犯恶的废柴,有什么资格给别人演示?]
[连演戏都不会,哭一下笑一下都做不到的废物,还在这里钓鱼呢,钓啥呢,来搞笑的吧,知道一直坐着说不过去,所以随便整点活呗,也算自己努力过了]
黑粉们简直是见缝插针地跑出来跳脚,无论苏菁菁干嘛,她们都得怼上一两句,就好像她做什么都是错的,干什么都是有问题的。
简直是无影随行,从综艺开始喷到了结尾。
但是除了这些没事找事的黑粉之外,还有很多正常观看综艺的观众,之前黑粉们喷苏菁菁她们不会说什么,因为那时的苏菁菁看起来确实做的不对,她们也没什么能为苏菁菁开脱的说辞。
但是现在,苏菁菁已经在行动了,之前几位嘉宾都找不到的短时间赚钱方法被苏菁菁给找到了,现在只要她成功抓到鱼,她就可以完成抵达农场的任务了。
不需要走路那么远,轻轻松松,用时还短的捷径。
作为唯一一个有可能战胜节目组,不循规蹈矩地按照他们的安排做任务的嘉宾,真正认真看综艺的观众都对苏菁菁此时的表现抱有强烈的期待,期待她能创造奇迹,成功反抗节目组的压迫。
所以那些黑粉的攻击就看起来十分碍眼了。
不断发送到弹幕上的评论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那些恶毒的评论又败坏了他们欣赏的好心情,于是开始有人为苏菁菁发声。
[想跳脚,想黑谁麻烦直接去超话好吗?这里是综艺,是大家看节目的地方,搞清楚主场了吗?你们这些黑粉真是太影响我心情了]
[苏菁菁什么都不做的时候骂,现在人家都找到办法了,还是骂,她都还没开始干呢,你们这些黑粉怎么就知道她做不到了?未卜先知?]
[看到那些无脑黑的人就烦到不行,前几位嘉宾可是连轻松的捷径都没找到,苏菁菁现在找到了一条路,不是已经比其他嘉宾强多了吗?先不管她做得到做不到,至少证明这任务确实是有捷径可走的吧?这也要黑?]
[黑粉快滚好不好,别影响我看综艺,现在我全神贯注,十分紧张苏菁菁到底能不能成,你们在这一直蹦跶啥呢!]
因为在这场综艺上还算亮眼的表现,从穿来就一直被全网黑的苏菁菁终于有了站出来为她说话的人。
镜头内的苏菁菁很是全神贯注。
站在岸边,可以让她更近距离地看到水内的生物,凭借良好的视力和丰富的经验,苏菁菁快准狠地滑动渔网,在一条肥鱼游到她放在水下的渔网附近时,成功地把它捞了上来。
“哇哦!”
把鱼抓上来的一瞬间,周围围观的钓友们不约而同地欢呼了起来。
这是钓友们每次成功抓到鱼之后的习惯,哪怕苏菁菁并不是他们圈内的人,但是看到鱼儿成功落网,他们还是十分高兴的。
等苏菁菁成功把渔网拽上岸后,几名成年男子直接围了上去,开始对这条鱼品头论足。
“不错啊这鱼,有三掌那么长,还特别肥,这是我们这几个月以来,见过的最大的鱼了吧。”
“是最大的,上次那条才两掌半,还没这条肥。”
“这小姑娘,技术确实不错啊,一点都没说大话,说能钓到大鱼就是能钓到。”
“这技术比我们强多了,咱几个大老爷们花了那么长时间都钓不到,人家用个渔网,一下子就抓到了,用渔网抓鱼可难了。”
先前说话的那个老爷子看苏菁菁的眼神也不一样了些,钓鱼爱好者对技术厉害的总归要有些佩服。
这和年龄高低,资历深浅没关系。
老爷子痛快地给了苏菁菁三十块钱,道:“说好的,两掌大的鱼给你二十,现在这条都三掌长了,我给你三十,没意见吧。”
“没。”
苏菁菁把钱接了过来。
本来她都只想要一半的,现在这些已经超出预期了。
只能说这里的人特淳朴,也不会耍心思沾别人的光,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公平。
苏菁菁比较担心三十块钱不够用,而且她网个鱼基本不怎么费时间,一网就是一条肥的,所以在成功抓到一条后,她没闲着,继续放网,继续捕捞。
不一会儿,又成功捞了一条上来。
这条两掌半长,老爷子给了苏菁菁二十五。
捕鱼还在继续,周遭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家看苏菁菁厉害,七嘴八舌地开始打探。
问她是不是练过,怎么这么厉害,有没有兴趣加入他们钓鱼圈,看着面生,是外地人吗?
等等,问了一大堆。
不打紧的苏菁菁随后就回答了,小嘉佑也在旁边帮着搭腔,尽量解决他们的疑问,眨眼之间,苏菁菁和韩嘉佑母子俩就成了小镇上颇受欢迎的人,甚至还了解了不少小镇上的情况。
例如哪哪繁华,哪哪容易买东西,还有不少有关农场的情报。
农场是小镇的本地人开的,离这里不远,农产品一部分卖去外地,一部分卖给镇里,农场主是个老实的中年汉子,对老人十分孝顺。
有关农场的情况苏菁菁被周围热情的镇民们告知了一清二楚。
可以说,苏菁菁就这么阴差阳错地提前得知了很多信息,在其他嘉宾还对农场一头雾水的时候,苏菁菁已经把它给摸了个大概。
这定然会对她接下来做任务有很大的帮助。
[怎么,那些黑苏菁菁的,看她不顺眼的人怎么不出来叫了?]
[你们不是说苏菁菁是个废物,完全不会捕鱼,来这只是做做样子的吗?怎么样,她抓到了吧,并且技术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了吧]
[苏菁菁根本就没你们说的那么废好不好?人是懒了点,但是能力根本不差,真不知道你们看她那么不顺眼是怎么回事,都没质疑过那些黑料的真假吗?]
[人苏菁菁这下不仅任务做完了,还额外得到这么多信息,不厉害吗?瞎喷什么喷,看综艺就好好看]
实力就是开口说话的底气,苏菁菁这表现一出来,那些黑粉们顿时跟哑巴吃了黄连似的,有苦也说不出。
啥也不会的苏菁菁居然还真的会捕鱼,这次怎么不弄虚作假了,继续像演技那样给自己脸上假贴金啊!
[切,得意什么得意,不就是会捕个鱼吗?指不定是为了好玩偶然学过呢,运气好罢了]
[一个小小的技能算个啥?谁还没三两样手艺傍身了?抓个鱼就把你们给得意坏了?]
[搞清楚,苏菁菁的本职工作是演员,一个连演技都没有的演员还有什么好洗的,最大的谎话都被她给说完了,这点小小的真本事就把你们给唬住了?她要是什么都是假的那才真是可笑呢]
评论区的争论还在继续,黑粉们不为所动,继续骂苏菁菁,而有些观众看不下去,开始用事实来为苏菁菁说话。
苏菁菁本人在捞完第五条鱼后就收了手。
时间很紧,她是真没闲工夫在这里抓鱼。
而且抓鱼虽然不太累,需要花费的体力小,但也是需要花费体力的,对于咸鱼来说,每一分体力都极其宝贵,能省则省。
五条鱼,苏菁菁总共是卖了一百三十五元,小镇物价低,这些钱,足够苏菁菁使用了。
围观的钓友们见大神要离开了,心里有点不舍。
这种一抓一条大鱼的场面可不多见,心里开心是一方面,多围观能悟出些经验就是另一方面了。
现场看这些捕鱼高手是怎么抓鱼的,对提升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
不过经过刚才的聊天,大家也都知道苏菁菁挺忙的,据说要完成什么任务来着,他们也只能收起心中的遗憾,送人离开。
告别几位钓友之后,苏菁菁拿着卖鱼赚到的钱,直奔一家电动车售卖店。
像这种专营电动车店,除了卖电动车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业务。
租赁电动车。
没错,电动车是可以租的。
苏菁菁原本也不知道这件事,还是之前做快穿任务时,偶然遇到过,才知道了这种营业模式。
虽然不是每家电动车售卖店都做,但一些私人老板还是很乐意有一笔额外的进项的。
苏菁菁现在找的这家店就是这样。
之前在阴凉处坐那几分钟可不是白坐的,苏菁菁一方面在观察那几个钓友的情况,河里的水质,另一方面就是在找能租电动车的地方了。
咸鱼不太喜欢跑冤枉路,能一遍完成的事就一遍完成,所以她是先选好地方,再出发行动,这样省事省力。
至于为什么要租电动车而不是打车,苏菁菁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农场农场,一听就知道,很大,免不了要走很远的路,在那里做任务,有一辆自己的小车,肯定会省不少力气。
而且打车这种事,车不是自己的,总有个起点和终点,司机也不可能给你开到农场里面,免不了要自己走路。
小电动多好啊,想去哪去哪,除了室内就没去不到的地方,这样苏菁菁连上车和下车的那小段路程都省了,绝赞!
这才是懒人和咸鱼应该选择的出行方式!
咸鱼精挑细选出的地点不会出意外,苏菁菁花了一百二十元,租了一辆崭新的小电动三天,骑起来特别舒服,还有多的钱剩余。
苏菁菁让韩嘉佑坐到后座,带着他朝农场骑去,路上遇到小摊贩,还给韩嘉佑买了一袋零食,一包牛奶,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花得一干二净。
一时之间,综艺里的直播镜头分成了两种类型。
一种是带着孩子辛苦赶路,正午太阳的炙烤以及体力的双重消耗下,母子俩都焉到不行,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痛苦。
而另一种则是骑着小电驴,吹着小风,一边看着风景一边轻松愉快地赶路,时不时的,坐在后座的韩嘉佑还会努力伸长胳膊,喂给前座的妈咪一口零食。
这种操作虽然不被提倡,但其中的快乐看得人忍不住羡慕。
两种方式被放到一块进行对比,任谁也会更喜欢苏菁菁的这种。
轻松,自由。
苏菁菁直播间里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获得的好感度也在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