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宪也不在意其他人怎么想,不紧不慢地接着道:“睿宗皇帝还是太子时,就曾与当时还没有过门的太子妃一起祭天。”
端木宪这一提,其他阁老都沉默了。
在场的几位阁老对于大盛朝诸位皇帝的生平都是了如指掌,其中自然也包括这位有名的明君睿宗皇帝。
六十年前,年仅三十的成宗皇帝突然重病,不过短短几天就驾崩了,彼时还是太子的睿宗皇帝才不过十四岁,与其后来的皇后唐氏才刚刚定下亲事。
本来太子应该在次年清明后登基,再与唐氏大婚,偏偏在三个月国丧期间,大盛东北一带恰逢十年难得一遇的干旱。
为了替大盛祈福,太子决定祭天,当时还未过门的唐氏也以太子妃的身份参加了祭天仪式。
这也是为了祭祀上天、安抚百姓的无奈之举。
祭天仪式之后,不过短短三天,就迎来了一场三天三夜的大雨,也因此这场祭天仪式一直为百姓所津津乐道。后来,那位唐皇后也是有名的贤后,深明大义,还曾在睿宗皇帝年老力衰、身患重病时,两次垂帘听政,稳固大盛的形势,说是名垂青史也不为过。
端木宪说是“先例”,其实也不确切,唐皇后参加的是祭天仪式,而不是太庙祭祀,可是非要论一论的话,祭天那可是比太庙祭祀还要重要的祭祀仪式。
争论起来,也不过是一场口水仗,谁也说服不了谁。
谁都知道端木宪提这个“先例”是有他的私心,但那又如何呢?
只要有这个“先例”为凭据,其他人就算想要质疑,礼部也可以以此应对过去,而且,对朝臣、对百姓也有了一个说法,不至于太过特立独行。
不过是弹指间,范培中已经审时度势地有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