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彦维环视众人侃侃而谈,周围的骚动也更明显了,那些茶客们神情各异,有人皱了皱眉头,有人意有所动,有人微微点头,有人不以为然……
也有人饶有兴致,比如端木绯。
坐在一楼大堂的端木绯听了一会儿,收回了视线,好奇地去找旁边的一个学子打听消息:“这位兄台,不知道二楼这位兄台是何人?”
隔壁桌的三个学子好奇地打量了端木绯与封炎一眼,今日的端木绯女扮男装地穿了一件天青色直裰,头戴同色方巾,手里拿着一把折扇,看着唇红齿白,雌雄莫辨,让人忍不住去猜测这到底是个少年,还是个姑娘家。
等他们的目光落在她身旁的封炎时,就顿时释疑了,身穿一件紫色直裰的封炎同样俊美如画,高大劲瘦的身形挺拔如竹,那轻狂中带着几分锐气的气质让人不会错认他的性别。
这真是一对相貌出色的兄弟俩!那三个学子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暗道。
其中一个灰衣学子出声道:“听口音,兄台不是姑苏本地人吧?这位宋举人可是鼎鼎大名的才子,师承江南大儒黄鸿泰,与素有‘姑苏第一才子’的曾元节齐名,都是有名的少年举人,才学出众。”
听到黄鸿泰的名字,端木绯与封炎不禁相视一笑。
他们上午才去了文星阁听黄大儒讲学,之后又去东禅寺逛了逛,回程时偶然经过这家茶馆就进来歇歇脚,听这里说得热闹,就多坐了一会儿,端木绯听得是津津有味。
封炎漫不经心地朝二楼的宋彦维望了一眼,眸光微闪,嘴角翘了起来,似乎带着几分兴味。
他喝了口茶,把手边的一碟瓜子往端木绯那边松了松,压低声音在她耳边道:“我跟着慕老爷去松风书院时见过这个宋彦维,那个时候倒是不知道他师从黄鸿泰……”
说话间,就听一楼大堂中央的一个褐衣学子出声反驳道:“郑兄此言差矣!”
“郑兄方才也说了,崇明帝不过是在位三年,纵观历史,多少帝皇年轻时励精图治,令得国强民富,到了晚年,就昏庸无能。”
“如今这片盛世繁华就在眼前,我大盛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乃是今上之功!”
那褐衣学子说着说着又是一番对皇帝的歌功颂德,慷慨陈词。
封炎嘲讽地笑了笑,指了指那褐衣学子,又道:“这人我也见过,也是松风书院的,好像是姓郑,还是曾什么的,他当时还向慕老爷呈了一篇文章,被慕老爷夸奖了一番。”
哦?端木绯被挑起了兴致,挑了挑眉梢,“阿炎,你可知道那篇文章里写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