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一并朝瑞萱堂走,半路上跟赵氏和杨姮会合了。
却原来,刚才宫里来了内侍传贵妃娘娘口谕,召秦老夫人、楚映并杨家三姐妹三天后入宫觐见。
赵氏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姨母,要不要添件衣裳,打两样首饰?”
秦老夫人笑道:“才三天工夫,哪里来得及?再者,进宫用不着太过花哨,只干净体面即可。”
抬手指着一位宫装打扮的女子道:“这是贵妃娘娘身边的方姑姑,来教一下你们宫里的礼节跟规矩,免得冲撞贵人。”
方姑姑三十岁左右,容貌中等,气度却极好。若秦老夫人不提,她好像隐形人一般静静地侍立着,现在被大家盯着,又像拂去灰尘的明珠,落落大方光彩照人。
方姑姑教了大半个时辰的跪姿、站姿和坐姿,笑道:“姑娘们悟性都极好,这两天再练习几次即可,无需太紧张,进宫后一路都有宫女随侍,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她们可以告知。”
屈了膝,跟秦老夫人告辞。
方姑姑刚走,张夫人行色匆匆地冲了进来,一条玫紫色长裙走得波翻浪涌,“娘,贵妃娘娘召阿映进宫,阿映该放出来了吧,关在清韵阁两个多月,人都瘦了,贵妃娘娘最疼阿映,瞧见了指定心疼。”
秦老夫人眼皮都不抬,淡淡地说:“不是你管着厨房,这阵子没往清韵阁送饭?”
这府里,即便秦老夫人吃不好,楚映也绝对少不了吃的。
张夫人支吾下,突然福至心灵道:“杨家姑娘没进过宫,不知道有哪些贵人,让阿映告诉她们一声……还有那天穿的戴的,都得事先预备好,免得到时失礼。”
秦老夫人思量会儿松了口,吩咐红枣,“去请大姑娘,顺便把她抄的文章也拿来。”
不大时候,红枣跟两个小丫鬟分别托着一摞字纸先回来。接着,楚映带着两个丫鬟也到了,进门往地上一跪,唤声“祖母”,再没有别的话。
人没瘦,却阴郁了许多,盯着人看的时候,目光阴沉沉的。
秦老夫人沉声道:“大姑娘,你是不是还在怨恨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