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昕一边摇着绳子一边唠叨:“你姐看见我总是冷着脸不爱理人,可给何文隽写信每次都是厚厚的一摞,你说他们都写什么,哪来那么多废话?”长长叹一声,“你姐要是给我写信,会不会也写这么长?”
杨婵似懂非懂,只会仰了头甜甜的笑。
楚昕伸手戳一下她的小脸蛋,“还是小婵最乖……你说我给你姐写封信怎么样,她会不会觉得我太唐突了?在你姐眼里,我可能除了长得好,再没别的好处吧?她那么聪明,难道以为谁都像她……其实,我也不算笨吧?”
楚昕在杨婵面前寻求安慰。
这句杨婵听懂了,重重地点下头。
楚昕唇角弯起,“小婵也聪明……我真的不笨。除了背书慢一点儿,我学武很快的,一套拳法,师傅打两趟我就能学会,力气也大,能开两石弓,还有箭法也好,二十丈之内绝对能射中靶心,跟百步穿杨也差不多。可我总不能把你姐拖到演武场看我射箭吧?你姐也未必喜欢看。”
楚昕怅惘地叹口气。
早知道,当初就该好好背书,拼命地背,说不定也能考中秀才。
女孩子都喜欢风雅俊秀的读书人。
杨妧肯定也是。
可读书人有什么好,不是有句古话叫做“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楚昕心中不忿,对杨婵发牢骚,“读书极是无趣,四书五经都没意思,最讨厌的就是《周易》,捧起来就犯困……你姐就像《周易》,还得是竹简串起来的古本。”
话音刚落,只听身后衣裙窸窣,却是杨妧正往这边走来,只离他四尺多远,面色不太好看。
楚昕错错牙,暗自叫苦。
他是习武之人,合该随时保持警戒,没想到一时大意,竟没察觉有脚步声近前。
又恐适才的话被杨妧听到,心慌意乱地往回找补,“古籍现在一书难求,尤其写在竹简上的,极其珍贵……四姑娘要不要荡秋千,我帮你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