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礼,福荣便亲亲热热地挽了明昭郡主的手道:“前两回赶上姑母事忙,没能请到您来,实在是遗憾得紧。这回啊,我便早早地派人送了帖子过去,便是怕又撞上事儿。没曾想还真凑效了,姑母能来,侄女儿实在欢喜。”
福荣郡主八面玲珑,长袖善舞,一段话既全了客人的颜面,也维护了自家的场子,宾主尽欢。实情到底如何不重要,如今话说得好听大家都高兴才是正经,这便是聪明人的做法。
将人带到座上,福荣郡主便道:“姑母和表弟妹们先在这儿稍坐,一会宴席开了,我再来请。”身为主家,福荣今日忙得很,还有其他贵客需得她亲自去迎,实在没空长时招待一家。
明昭郡主自然也是知道,便笑道:“都是自家人,用不着客气。这里我也熟悉得很,一会开席了你使个丫头过来便是,你自去忙你的。”
又说笑了几句,福荣郡主便留下几个丫鬟伺候,带着自己的人风风火火地走了。
此时还未开宴,各家都被安排在不同的雅间茶室等候,待人来得差不多了,再一同去园子里。依照百花宴往日的规矩,到时候熟悉不熟悉的都混坐在一起,再有安排的节目一上,男男女女便能光明正大的交流了。
眼看时间差不多,需要她亲自迎接的几家人也都到了,福荣郡主便将大门口迎客的任务交代给两个妯娌,自己往厨房去。
谁知走到半道便被叫住。她留在大门口的其中一个大丫鬟气喘吁吁地赶上来,气都未喘匀便压低了声音对她道:“夫人、琅王来了!”
福荣一愣,“你说谁来了?”
大丫鬟急道:“七皇子啊,琅王殿下!”
赵子珩?这种宴会,他怎么会来?福荣想不通,只好问道:“人在哪儿呢?”
“乘马车来的,他身边的侍卫过来递信儿,琅王自己没露面。”大丫鬟说着便将一块玉呈给福荣看。
福荣接过来两面翻看——果真是琅王的铭牌。
来了又不露面,他想干什么?福荣一时也是摸不着头绪。可是来都来了,又不能不给进来。他们可是嫡亲的堂姐弟,打小感情也是不错的。
福荣想了想,便道:“你过去,引了马车从北边的门进来直接到葳蕤院,我到那里等着。”福荣心细,心想他既然不下车,想必也是不想在这大门口人来人往的地方露面。
又叮嘱丫鬟:“仔细些,别落人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