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苏家姐弟/妹三人,今天是来乡场上买猪仔的。
昨天晚上,在一家人美滋滋地大啜一顿时,苏兆灵适时地提出买猪仔的打算,她原本还担心苏兆安不同意,都已经想好了拿领袖“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话头来堵他了,没想到正吃得喷儿香的苏兆安二话不说,立马同意了。
“好,养猪好啊,养养养!”
原本已经准备好了要和人雄辩一番的苏兆灵:……
胜利的果实来得太快太简单,闹得苏兆灵还有些可惜,瞧瞧瞧瞧,脑海里那本不甘寂寞的金手指手册,都已经十万分积极又敬业地自动翻动《畜牧·养猪》那一页了,什么选种、选公猪、选母猪、选配、自然交(pei)、人工授精、饲养管理……一套一套的,详详细细,一览无余,奈何,莫有找到跑出来刷存在感的机会啊!
其实,苏兆安这么干脆利落地答应重新养猪,主要是为了攒肥。
说起来,这年头社员们喂猪卖钱是次要的,毕竟一家人劳心劳力地把一头猪养上一年,都不一定有120斤,卖到公社食品站,扣除掉饲料和防疫治病等各种费用,根本剩不下几个钱,而之所以队里还有那么多户家庭养猪,主要是为了靠猪圈积攒肥料挣工分,所以这会儿说到养猪,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养猪一头,用粮八斗,只图攒粪多,挣钱不用想。”
自从阿爷过世后,难得一次吃饱吃好的苏兆安内牛满面地表示,养吧养吧!要不然,每年为了完成交肥任务,农闲时还要漫山遍野地到处找各种黑土、枯枝、烂草自家发酵沤肥,真真是,累死哥了,哭唧唧!
就是苏兆灵原本担心的买猪仔的钱,也莫得问题,苏老爷子当年留了一手,过世前悄悄给孙儿留下了一笔钱,彼时,苏兆安把三人领到了老爷子的房间,在三双炯炯有神的目光下,从怀里掏出一串带着小铃铛的钥匙,“哗哗哗”地打开了老爷子那口雕花大立柜的抽屉,跟着,又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带锁的小箱子,虔诚地打开……
“阿爷说了,做任何事都要留一条后路,这是他留给我们的救命钱,小灵子你是又忘记了吧?不过,阿爷也说了,这个钱不能让外人知道,免得给我们惹祸。阿康小蕊这两年也大了,既然想重新养猪,钱倒不是问题,但要怎么拿出来?”
于是,就有了之前双胞胎回答苏兆灵的这一个全家商量好的借口,不过,苏兆灵昨晚在看到苏兆安拿出来的钱时,心里想的却是,这个老爷子的确是良苦用心,就是,原书剧情中,无论是最后苏兆安结婚还是兆康(sheng)病兆蕊嫁人,苏家的日子都过得苦巴巴的,也不知道这笔钱,这个不着调的大哥最后用到了哪里,还是不小心被他那个母老虎媳妇儿给截胡了……
*
这年头,农村商品经济落后得很,虽然每个大队都有供销社代销点,但里头卖的商品种类少得可怜,所以社员们日常购买油盐酱醋煤油等生活日用品或是出售草鞋凉席斗笠蒲包帘子鸡蛋等农副产品,还是习惯性到公社赶场。
按照苏兆安的说法,以前是每三天一场的,后来因为要割资本主义尾巴,家家户户富余的东西越来越少,就是青菜也只有自留地里可怜巴巴的一点,自己都不够吃,能拿出来交易的东西自然就越来越少,再加上有些眼红的胡乱举报人,闹得赶场交易的人越来越少,就改成了一周一场,逢星期天赶,而今天,正好就是七天一次的赶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