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有句顺口溜是这么唱的:“两头见月亮,中间见太阳;上午玉米糊,下午玉米饼”,但其实,每年队里分到各户的玉米也是有限的,能顿顿喝上玉米糊糊,那都不错了,碰上年成不好分的少了,或是家里主妇缺少计划吃得猛了,那断顿挨饿都有可能,所以平日里,家家户户吃玉米饼的次数屈指可数,金贵得很。
按照开大会时队长杨福全的训导:“过日子要会精打细算,闲时喝稀,忙时吃干,那些打着把粮食吃完了再跟队里奢账鬼主意,一顿胡乱逑吃的人,趁早滚蛋,老子可不惯着你们……”
所以,听到晚上有好吃消息的双胞胎,眼睛亮晶晶的,原本对碗里吃食的那一点点抗议,很快烟消云散,深着笑靥,畅快地端起粗瓷大碗,稀里哗啦地将碗里的玉米糊糊吃了个一干二净……
*
农谚有云,“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今儿的天气就是如此。
吃罢午饭,稍微休息片刻,苏兆灵带着双胞胎,全副武装地挑着担子出门时,用手掌撑着额头,抬眼看了看头顶上那照得人眼睛冒起碎金子的毒太阳,心里忍不住又升起了几分苦逼感。
虽然她之前也是个给老板卖苦力的小社畜,但起码卖的是脑力啊,而如今,只能是一声长叹。
而同一时间,苏兆安跟着其他社员,早已开始了新一轮的抢收,苏兆安佝着腰,抽过肩膀上的汗帕子擦了把汗,同样苦逼得很,愣神发呆间,就有人三三两两地越过他,薅到前头去了,他还捏着汗帕子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似乎被人施了定身法一般。
不远处,队里的劳动模范、生产标兵,也是队里民兵队的组长张爱国,看到他这个样子,不由皱了皱眉头,跟着,他不着痕迹地瞄了瞄不远处的队长杨福全,心里立马有了计较,下一刻,嗓门一吼,像往日里一样,大声喊起了口号。
“全体社员们提高警惕了,有的社员同志,现在思想开起了小差,膏药不摊起走地站在那里打青桩了!领袖教导我们,要发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革命精神,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我们全体社员,要在这伟大方针的指引下,抓革命,促生产,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再奋斗三年,争取超过大寨人!”
苏兆安正发着愣呢,差点被张爱国这冷不丁的一嗓门唬一跳,只好懒绵绵地又薅了几把,整个人怏怏的,霜打的茄子一般,额头上就差明晃晃地写上几个字:累死哥了呜呜呜!
兄妹俩的苦逼双胞胎可体会不到,两人这会儿已领着苏兆灵来到了自家的自留地,三人脚下踏着自家编的水草耳鞋,头顶到脖颈围着自家缝制的三角巾,头上也是一顶自家编的竹斗笠,那架势,倒颇有几分那么回事儿。
队里当初划分田地时,是把离村子较近的地块划成了社员们的自留地,因着这会儿正是夏收关键时刻,所有成年壮劳力都在集体地里争分夺秒,自留地里便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半大孩子,带着弟弟妹妹不紧不慢地忙活,能收多少是多少。
小兆康精神昂扬,小嘴儿叭叭地又开始“广播”起来:“二姐,喏,这就是我们家的自留地,一共八分地,你还记得吧?大哥说了,两分地种菜,六分地种玉米,一共四畦,往年每畦玉米差不多八十斤左右,刚好装满两箩筐,不到一个钟头就收完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