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哥哥,吃汤圆吧。”
“好,你怎么没和县令一家去看花灯?”
“更想陪着你和祖父啊,我不想猜花谜,太费脑子了。”韩巧儿看着李瑕手里的平安符,想了想,低声道:“我也想明月姐姐了。”
李瑕舀着汤圆吃了,将高长寿的信递给韩承绪。
“韩老看看吧。”
韩承绪看过,见信上除了最后几句闲话,前面说的都是高长寿的打算,想趁兀良合台之死,请他堂兄高琼召诸部再次举事。
“看来这些年大理起义抗蒙,一直未停过啊。”
李瑕道:“我不看好,大理人不堪压迫不假,但打不过确是实力相去甚远,当初高泰祥兄弟主战之心不可谓不坚,蒙军多次劝降,高泰祥斩杀了其使臣……当年打不过,如今更打不过。”
“阿郎是如何考量的?”
“我让白弄川回去之后告诉慕儒,不要操之过急,多准备些马匹与我交易,先暗中积蓄实力,准备武器甲胄……我这边再准备一个月后,备些茶盐丝稠,去一趟大理。”
韩承绪愣了愣,道:“但……阿郎亲自去?”
“嗯,我亲自去一趟。”李瑕语气很坚决。
这次他并非与韩承绪商量,而是嘱咐道:“这一月之内,我们要将庆符之事都安排好。”
韩承绪想了想,问道:“阿郎是仔细考虑好了而非意气用事?”
“考虑确实是仔细考虑了。”李瑕道,“但意气用事的成分也不能说没有。”
次日清晨,白弄川跟在李瑕身后过了符江,一路进到庆符军营盘。
如今庆符军才刚招满员,但有四个佰将才从筠连回来,尚未整编完毕,佰将、副佰将、什将之外,普通士卒的盔甲还没制造完成,武器、弓箭更是不足。
但兵卒们都已穿上了红色的军衣,看起来井然有序。
白弄川看到了那整齐的阵列,看到了那样锐气逼人的老卒。感受到在这样的军容面前,大理国内的义军就十分潦草了。
他还看到了有近两百名大理俘虏正在修建营盘,那是李瑕击败了尼格之后俘虏来的。
有此见闻,白弄川才真相信就是这样一支兵马斩杀了兀良合台。
李瑕招过熊山,让熊山选一什人选白弄川回统矢府,又嘱咐他们到了之后先呆在高长寿身边,等他后续过去。
如此安排之后,中午时,白弄川等十余人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李县尉,你带给岳侯的话小人都记下了。”
“嗯。”
“可有话要转告郡主?”
“不用。”李瑕道:“我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