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番外:乌而滚1

我愈加后悔当年娶公主的决定。如果不是娶公主,蒙古四十九部的好姑娘,任我随便挑选。

还可以挑挑岳丈和大舅子小舅子。

将来和他们坐在一起喝酒吃肉,围着火烧跳舞。

父王大约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劝说道,大清国会越来越强,我们娶了公主,将来就能成为四十九部之首。

我说,康熙有好几个公主呢,那几个公主,估计也是嫁到草原上来。

父王说,不一样。我儿娶的是长公主,还是皇后带大的公主。

我纠正他,不是啊!别听那些阿哥们瞎说。三公主亲口告诉儿,是跟着荣妃长大的。她就跟着皇后住了一年多。

父王说,她究竟是谁带大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蒙古草原上的人,现在都以为她是皇后亲自抚养大的。

好吧。

许多人的思想都是奇奇怪怪的,是康熙的公主就行了,是谁抚养大的,很重要吗?

我想问父王,此次进京求亲,康熙会不会又寻理由往后拖日子。自先帝起,他们就推行满汉一体。汉人的优点不知道他们学到了多少,推来揉去,打太极的功夫倒是全学会了。

思考了一番后,我决定不问。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康熙敢再找理由留着公主不嫁,我就住在京城里不走了,天天去乾清宫递牌子求见。

烦到他同意为止。

于是,就开开心心地上了路。

进京的路上,太子找我聊了四次。

没有问我蒙古的现状,以及各部的格局,每次都是听我讲草原上的趣事,再就是叮嘱我,将来要善待他姐。

说他姐是个好姑娘。

还讲起,他姐亲手做桂花糕给他吃的往事。报怨说,桂花太香了,奇怪的香味,直冲鼻子,很难吃。

他屏着呼吸,才勉强咽下去。

最后说,等我成亲以后,把他这些话告诉他姐。

我原本觉得太子还行,经过这次谈话,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

现在觉得,大清国的太子挺好。

入城那日,是个晴天。秋高气爽,是个好天气。我骑马走在众皇子中间。

围观的老百姓高呼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的时候,我悄悄观察了大阿哥的神色。

同样是康熙的儿子,还是长子。看着弟弟压在自己头上,心里会有不平衡吗?

据我观察是没有。他还举起双手,朝欢呼的人群挥了挥。笑得一脸灿烂。鬓角的伤痕里,仿佛也带着笑意。

我很开心。

我也有兄长,叫博尔济吉特·巴尔图。早在八年前,就已经了成亲,娶的是巴林部一位将领的姑娘,现今我大侄子已经七岁半了。

兄长娶亲之前,父王曾当着我的面,告诉他,巴林部的世子将来要娶公主。兄长不愿娶公主,于是我就成了世子。

可以这么说,我这个世子是捡漏来的。

我见到康熙是入城的次日。他坐在高高的黄金龙椅上,我双膝跪在他前方九步左右的地毯上。

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令我心里十分不舒服,再加上头顶的压力像是潮水般向我层层涌来。

我更加后悔要娶公主。

那些提前准备好的说词,也咽回了肚子里。只干巴巴地说了句:“求英明睿智的大清天子,把您的宝贝公主赐婚于臣。臣会将公主视若神明,敬奉她一辈子。”

接下来的情形,出乎我的意料。

康熙从龙椅上走来了,双手把我扶起,笑得像个和蔼的老父:“不需敬奉,你只需答应朕,替朕呵护荣福儿一辈子,朕就把她许配给你。”又笑道,“还有朕精心准备的丰厚嫁妆。”

“臣答应!”

“君子一诺,可是驷马难追。”

“臣一诺,就是四千匹蒙古马日夜赶路也追不上。”

康熙哈哈大笑了一阵子后,说道:“朕听说,你读过书。都读过什么?”

我郑重地回答:“回皇阿玛的话,《三字经》。”

康熙又是哈哈大笑:“你是担心朕反悔,会改变主意?这么快就改了口。”

我愣了片刻后,赶忙跪在地上。双手伏地,大声道:“多谢皇阿玛把心爱的公主赐婚于臣。从今以后,臣是您的臣,更是您的子。儿臣将把全部的忠孝都奉献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