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回到知青点,林玉累得不行,把东西一放就躺在床上。
阮瑶给她倒了杯水,然后出去外面打水洗脸。
井水清凉,泼在脸上,顿时消去了一身的燥热。
洗了脸后,她把带回来的东西提到厨房,拿出一只母鸡。
这鸡肉是顾教授给她的,顾教授担心她不会杀鸡,还让人提前帮她把鸡杀好了。
汽车速度快,她们从县城到生产队只用了不到两个钟头的时间,所以鸡肉并没有变坏。
她把鸡肉拿出来洗干净斩成小块,屁股和脖子也没去掉,要是大家都不吃的话,到时候可以生产队的狗吃。
鸡肉洗干净后下锅焯掉血水,趁着水滚前阮瑶开始准备配料,姜葱蒜是不能少的,在县城的供销社她还买了两斤板栗。
她把板栗洗干净去壳,准备做一道红烧板栗鸡。
冷油下锅,油热后把葱姜蒜等调料去爆炒,很快一股香味就扑鼻而来,可惜没有八角香叶,要不然会更香。
接着她把鸡肉倒进去,反复煸炒至变色后加入酱油和开水大火焖煮,水沸后再把栗子倒进去。
不一会儿,整个厨房就弥漫着勾人的香味。
板栗的香味和鸡肉融合在一起,加上调料的芳香,阮瑶的肚子很捧场地发出咕噜的声音。
做好红烧板栗鸡后,她又做了一盘醋溜白菜。
等其他人下工回来,整个知青大院飘散着浓郁的香味。
温宝珠嘴巴里疯狂分泌口水:“阮瑶你做了什么好吃的,我怎么好像闻到了鸡肉的味道?”
阮瑶笑道:“就是鸡肉的味道,我做了大家的份,快去洗手洗脸,很快就可以吃饭了。”
温宝珠凑过来一看,高兴得合不拢嘴:“我的天啊,是红烧板栗鸡肉!”
阳光照进来,鸡肉上面泛着一层红色的油光,简直太诱人了。
“阮瑶你真是太厉害了,我要是男人,我肯定娶你做媳妇。”
沈文倩闻言,眼白一翻道:“你要是男人,阮瑶肯定看不上你,瞧你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长得那么矮,阮瑶怎么可能嫁给你?”
温宝珠没生气,反而憨憨地笑道:“你说得好有道理,不过我要是男人,我肯定比现在长得高,我几个哥哥就长得很高,阮瑶,要不你当我嫂子吧?我三哥四哥五哥六哥七哥八哥都没有对象,你喜欢哪个随你选择。”
阮瑶:“……”
顾教授好几个孙子“任君选择”,现在温宝珠那么多哥哥也随便她挑选,这年代的男人这么滞销吗?
沈文倩一听着急了:“那肯定不行。”
温宝珠一脸迷惑:“为什么不行?我几个哥哥长得高大帅气,都在单位工作,我们大院的婶子不知道有多想他们做自己的女婿。”
沈文倩被问住了,憋了好久才憋出一句话来:“总之我觉得就是不行!”
以前她觉得阮瑶除了漂亮之外一无是处,可现在的阮瑶不仅漂亮,还很能干,连做饭都这么好吃,如果她要嫁人的话,那肯定是做她嫂子最好。
只可惜阮瑶说了不喜欢她哥哥。
都怪她哥哥太没用了,怎么就这么不招人喜欢呢?
在石油基地的沈寒川突然打了个喷嚏。
板栗香糯甘甜,这年代的鸡都是土家鸡,鸡肉紧实肥嫩,吸收了板栗和调料的精华后,鸡肉软嫩入味,咬上一口,浓郁的香味在口腔爆开,好吃得让人掉眼睛。
醋溜白菜酸酸辣辣,甘甜爽脆,正好解了肉味的肥腻。
知青点几个人来生产队后就没吃过几顿肉,早上只吃了六成饱,一早上的劳动下来,早就饿得饥肠辘辘。
这会儿谁也顾不上形象大快朵颐,最后连汤汁都被众人泡米饭吃掉了。
就连阮瑶以为会没人吃的鸡屁股和鸡脖子都被众人抢着吃掉了。
看沈文倩嚼着鸡屁股满脸陶醉的样子,阮瑶顿觉无比辣眼睛。
方家这会儿也在吃饭。
方母跟儿媳妇说道:“隔壁蔡二的媳妇流产了,回头你拿半斤红糖过去看看她。”
儿媳妇还没出声,方志行就抬起头来,奇怪道:“蔡二的媳妇什么时候怀孕了,我怎么不知道?”
方母:“没到三个月没跟人说,不过之前他媳妇天天呕吐,蔡二媳妇还说自己是吃错东西,我一听就知道在说谎,女人怀孕了才会这样天天呕吐。”
方志行一个激灵,脑海突然浮现林玉干呕的样子,嘴角缓缓勾了起来。
第二天,阮瑶把画册的方案整理后带到公社去。
这年代已经有小人书,画画水平也不比后世差,在画画方面阮瑶是个门外汉,但她上辈子很喜欢漫画。
她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然后在小人书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方案,譬如小人书是一页一副画景,然后下面是一段长长的文字描写。
可现在很多人是文盲,能看懂的人不多,所以阮瑶结合了漫画的优点,在方案里提出把画景细致化,再加上少量对话,这样一来哪怕认字不多的人,只要看画也能看懂。
除此之外,阮瑶还提出在每页下面弄上拼音供大家学习认字。
国家自从成立以来一直有开展扫盲工作,但农村的扫盲效果不是很好。
因为很多农民年纪大了,脑子记不住东西,学习能力也慢,加上古板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没兴趣学习。
现在结合小人书的画景来学习认字,加上小人书的内容又是身边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这样学习起来应该能事半功倍。
胡主任看到方案后,忍不住拍手叫好:“我真想知道阮知青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你这方案的办法提得非常好。”
阮瑶脸有些发热:“我也是拾人牙慧罢了。”
这方案得益她是个穿越者,并不完全是她的创意。
胡主任看她这么谦逊,眼底越发赞赏和喜欢:“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把方案送去给蔡主任。”
见到蔡主任后,阮瑶提起了报社要过来采访的事情,把两个主任激动得脸蛋一个比一个红。
看着阮瑶的目光就好像看一个大宝贝,这样的人才她们无论如何都要留住,而且还要重点培养!
过了几天,报社徐记者在万众期待中姗姗而来。
在镇政府妇联和公社采访之后,一行人直奔西沟生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