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第一周周末,老师布置了一个课题作业,课外实践加写作文。
陈青芒选择去近郊区的一家福利院教孩子,然后写教育笔记。
喻钦陪着她,徐宛儿和杨数去了敬老院。一路上只有他们两个人。
笔直的公路延伸到天际,青山做陪衬,偶尔的一两声车笛声传得很远。
第32章
“我以为铺满六便士的道路才是我的归途, 却忘记了我也曾是个久久仰望月亮的人。”
这次的福利院社会活动之行,让我十分深切地体会到了胸怀和理想对一个人的重大影响。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理想, 有自己追求的月亮,并有为之奋斗一生的勇气与力量。
我在福利院遇见了一位十分幽默风趣且善良温和的画家,他走在众人之前,不求任何回报地默默资助了福利院所有的小孩子整整三年。
第一句话是画家先生说的, 我也将一直记住, 用以鞭笞成我一生的信仰,不被俗世迷乱自己心中的理想。
——摘自陈青芒的福利院之行感悟手记
语文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朗读了这篇手记, 并就理想展开了一堂课的衷情讲述。语文老师黎老师是一个极富浪漫主义理想光辉的人, 她最爱的小说是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并且仔细研读了不下五遍。
“有时间很想亲自去拜访一下青芒同学笔记中的画家先生。”黎老师以这句话作为了这节理想教育课的结尾。
下课后。
陈青芒将上次在画展时收获的那张名片妥帖收放好, 抬眼看着窗外金黄的树叶,突然对未来生出许多美好的希望与幻想。
喻钦坐在最后一排, 仰靠着雪白的墙壁,半眯着眼睛,看着第一排坐着的小姑娘的侧脸, 她在微笑, 眼睛也弯了,像珍珠,明媚而不刺眼,却光彩夺目。他在她的眼里看见了光,是对理想的那种纯粹的光。
喻钦心里莫名烦躁, 他临时有事没陪着陈青芒进福利院,自然也就没见到那个她笔记中的画家先生。而现在看着她对那位不知姓名的画家的崇拜的模样,他就非常不爽,十分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