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主考官左弘这个翰林出身的进士都忍不住坏了考场的规矩,捧起考生的试卷,旁若无人地沉浸其中,看到酣畅淋漓、震耳发聩之处,
眼睛冒着精光,连说了数句‘妙呀!’。
再次望向晏清时,仿佛看到一位即将平步青云的同僚,眼里即是欣赏不已,又多了一丝微不可觉的尊重。
念念不舍地将卷子平稳地放下,双手环扣在身后,主考官左弘走进了隔间,伸颈俯看着晏清做着最后一道题:策问。
策问一般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时政大事,一般考生都会花团锦绣,夸谈在圣上的治理下国泰安康的繁荣景象,考场上这必
然不会有错,也不怕犯了什么顾忌。
主考官左弘看多了也就乏味了,毕竟他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未进官场的考生对于时政民生了解甚少,可谓不懂不写,少谈少错。
就算文章不出彩,看看这行云流水般的绝佳书法也好,主考官左弘淡定地站在在晏清的身后,看着她那做到一半的策问,刚看了几句,
脸色瞬间大变。
惊骇地瞪大着眼睛,看着不显山露水的晏清,一脸沉着稳静地继续写着,主考官左弘心里那是一个着急呀!
不是文章写得不好,而是写得太好了!
好得连他都想立刻捧着卷子,跑到宫中给圣上审阅,里面每一条计策都是有利于民生国家的深远策略,看到他恨不得捶胸顿足,泪撒当场
。
可惜呀……
这些策略是针对突厥的。
谁不知道当今圣上甚是礼待突厥,每年赏赐给突厥的金银珠宝就不少,这不,连公主都要远嫁给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