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止行止的自理能力已经很不错了,四岁过后洗脸洗手漱口的事情已经可以自己做了,分别洗漱完,又帮他们用发带束好头发。
到饭厅的时候,明月已经把早饭摆在桌上了。
“爹爹!”“娘亲!”云止乖乖的坐在椅子上,妻子渔阳帮忙在盛粥。
“相公,景止,行止快过来坐吧!”今天渔阳穿了一件蓝色的棉布衣裙,早春的天气还有有些寒凉,她在外面又加了件天青色掐线的夹衣,简单的衣着,却自有明净可人的气质。
众人入座后,莫南槿抱过最小的孩子—云止,粉色带着黄色碎花的棉衣裙,圆滚滚的大眼睛,甜甜的苹果脸,一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可爱得不得了,景止和行止都疼爱到不行,在云止面前都端着一副小大人的哥哥的样子。
家里的早饭其实都很简单:煮的软软糯糯的白米粥。卤好的猪肉和豆腐切了一盘,一盘炒鸡蛋,一盘凉拌的笋丝,去年冬天腌制的胚蓝过了一下热油也切了一盘。油饼,包子,馒头盛在三个竹编的小篮子里。单独给云止蒸了一碗鸡蛋羹,嫩黄的鸡蛋上撒了些切碎了的葱末,应该还滴了几滴麻油,云止乖乖的坐在爹爹怀里,吃的很香甜,莫南槿用小汤匙慢慢喂她。渔阳几次想接她过去,她都勾着爹爹的颈子不肯撒手。
“都说女儿是娘的小棉袄,怎么我的小棉袄就亲爹爹啊。”渔阳嗔怒无奈的点点云止的额头。
大家刚开始吃,就听到院门吱呀一声被从外面推开,小莫披着蓑衣从门外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几把荠菜,可能下雨的原因显得特别的水灵,进来把蓑衣退下,道:“少爷,咱家的几亩田我已经去看过了,雨下的不是很大,地里面还没有积水,这雨下的正是时候,倒省了我们浇水的功夫了。”这边小莫笑得欢实,一副准备长篇大论的架势,那边明月又去把留给他的饭菜端了出来,还带块毛巾过来:“好了,知道你能干,你快擦擦吧,瞅你这一头一脸的雨水。”
“谢谢明月姐姐,还是姐姐疼我!”小莫今年已经十五岁了,笑容甜蜜,有着少年特有的朝气。
“好了,快坐下吃饭了,别在那耍贫嘴了,待会饭都凉了”这个小莫,莫南槿也算看到大的,什么都好,勤劳能干,聪明伶俐,唯一的不好就是话匣子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关上。所以要趁他还没有完全打开的时候果断的给他锁上。
在这早春的清晨,一家人说说笑笑,早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家里人口不是很多,大家都是在一张桌子上吃,席间说笑两句,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
前院里中了两个桃树,这个时节桃花都开了,桃红粉白的开的很绚烂,风吹过,有几片带着满满的水汽落到饭厅里来了,扑面而来的还有淡淡的泥土香。
莫南槿突然感觉有东西蹭到脚边,低头一看,大小毛头不知道一大早跑去什么地方了,一身光滑的黑毛被雨水打湿不少,服帖在身上,两个小家伙抬着头,睁着圆乎乎的眼睛讨好无辜的看着他,尾巴摇得那叫一个欢。大小毛头是他养的两只小狗,全身都是缎子般光滑的黑毛,只有四只爪子金黄色的,大毛头眼睛是琥珀色的,小毛头的眼睛是漠蓝的,已经养了很多年,也没有见长大多少,还没有他的手臂长,调皮捣蛋倒是一等一的。两只经常合伙出去打架,这附近的狗现在见到他们俩,老远就学会绕道走了。小莫把加了肉汤的饭端出来,两只乖乖的跟着小莫到角落享用他们的早饭去了。
第2章 忙碌一天
今天下雨,田里的农活没法做了,早饭过后莫南槿和小莫,明庭决定去收拾一下仓库,渔阳带着三个孩子到偏厅的书房去练字,明月收拾了碗筷,就去后院喂鸡去了,家里养的鸡并不多,总共就十几只,每天能捡七八个鸡蛋,家里自己吃很够了,后院挨着围墙的地方搭了一个小鸡棚字,茅草作顶,围了两尺高的竹篱笆。
去年风调雨顺,家里的收成还不错,水稻收了两季,小麦和玉米各一季,库房边角搭了小支架,放了几袋子花生,红枣,栗子和瓜子,红枣是地头上的自家的枣树结的,过年的时候渔阳蒸了米糕和枣馒头;花生和瓜子新年也炒了不少。留下的这些一部分是选的又大又饱满的好颗粒,留下做今年的种子的。
几个缸里是去年冬天腌制的咸菜,最大的一缸是胚蓝,一缸是用小萝卜切成段和豇豆,辣椒一起腌制的,鲜辣脆香。还有一缸是用笋丝和雪菜一起腌制的,很爽口。还有两个坛子里面分别是海鲜酱和肉酱,据说是小莫家的独家秘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每年小莫都制两坛,炒菜加点就极香,省着点能吃过小半个秋天。
窗边放着腊鱼,腊肉,腊肠,已经腌制晒好的梅干菜,编好的蒜头,成串的红辣椒,已经脱水的雪里蕻和豇豆。去年酿的樱桃酒和米酒还剩下几坛,都密封了放在墙角。囤下的蔬菜都在库房地下的地窖里,地窖里很阴凉,圆白菜和葱保存的很好,萝卜和姜埋在沙土里也很新鲜,翻了一下角落里的土豆,有不少已经发芽了,不能吃了,小莫都捡出来,每个小芽切成一块,埋进潮湿的沙土中催芽,天气渐渐的转暖,前些天已经把地都深翻并追肥了,等雨停了就该播种了。
他们在家里找了几个盆子,装上温水,分别装上葫芦,苦瓜,冬瓜的种子进行浸种,这些蔬菜的种子壳比较坚硬,为了保证出芽率,浸种要一天一夜的时间,番茄和辣椒的种子也要稍微浸一下,准备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