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两天后,盛慕槐的拜师宴在裕泰园举办。

当天到场的除了范玉薇的师叔伯、师兄妹,在梨园行合作多年的搭档与好友,还有不同的报纸杂志的记者。

他们手里的相机忠实记录了盛慕槐拜师的全过程。

其实戏曲界的拜师虽然很严肃,但并没有那么复杂。范玉薇甚至不要盛慕槐向她行跪拜礼,只让她鞠躬并且奉茶就好。

等正式拜师结束以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然后吃一餐饭就散了。

从此,盛慕槐有了正式师承,成为了范玉薇的正式弟子。

第53章

拜师仪式后, 报纸和戏曲杂志上都刊登了类似“著名京剧花旦表演艺术家范玉薇首次收徒,拜师仪式在京举办” 的内容。

盛慕槐特意挑了两份有照片的留下来,用作纪念。

没过两天, 是戏校学生可以出校门的周末,周青蓉也终于从戏校里出来, 和盛慕槐一起陪着班主把首都好好逛了一遍,在周日晚上将他送上了离开的火车。

在成为范玉薇的弟子以后, 盛慕槐的生活一下就变得丰富起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她可以在放学以后出校门了。

范玉薇只要有演出, 就会给她留票, 让她坐在前几排最正中的位置观摩学习,有时候演完了还会把盛慕槐带回家,细细地跟她讲戏,天如果太晚了就让她在家里留宿。

别看范玉薇是那么大一个京剧名家了,家里却十分朴实,六十平米的大小,除了那张蒙着西洋花布的皮质沙发,其他全都是最普通的八十年代家具。只有墙上挂着的范玉薇各式剧照, 以及阳台上摆满的植物与鲜花透露出房间主人从事艺术的身份。

演出之后的讲戏是最有效果的,不仅巩固了盛慕槐自己观摩学习到的知识,也能让她及时提出疑问,获得解答。

这种时候, 范玉薇往往会传授给她很多刚才临场时用到的技巧,这是看视频或者只在课堂上学习不来的。

为了让盛慕槐了解更多的流派知识,在讲解知名唱段的时候, 她不仅教自己的唱法,还会把梅、尚、程、荀四派的风格特色讲解一遍。梅、荀二位先生她正经拜过师,尚、程的戏她也曾仔细揣摩思考,甚至贴演过,所以讲起来都能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