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秦政手里拿着折子,正在专心批改。
怪不得今日一早他们忽然将那录取了的名单送过去给她,她还以为是大家都能看呢。
“不按年龄分了吗?”秦朝朝提出自己的疑惑。
“此次太学,国学与律学一共录取了二百一十八名学生,就拿太学来说,太学的年龄范围在六岁到十二岁,可是她们中有人确实合格了,但是却适合水平低一些的班里。”周文甫想了想道,“如公主这样的,老夫想分到高一些的班里。”
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
年龄不是问题!
“这个法子仅仅适用于第一年吧?”秦朝朝有些皱眉,“第二年考进来的都是孩童了吧?”
哦不对。
今年考不上的明年还可以再继续考呢。
“那如老先生所言。”秦朝朝很快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这样的话,有些读不了八年的人,到时候又该如何?”
她的意思是,比如一个十二岁的姑娘被分到了那什么一年级,将来读完八年,都二十岁了。
在宁国,十七八岁就要成亲。
“老夫就是在这件事上有些拿不准,所以问一问公主的意见。”周文甫又轻声道。
因为他是男子,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想了一些,觉得还是有些拿不准。
既然想做好,那便要做的最好。
可是现下有些东西不是那么好解决的,比如说男子成亲后可以继续读书,但是女子就要操持家事,出来读书就困难了。
而且男子与女子学的东西,也不一样。
秦朝朝颇有些受宠若惊的同时,又心里升起了一抹深深的敬佩。
“学生认为,要么就在毕业的时候,根据毕业考核,让她们自由选择。”秦朝朝想了想认真道,“比如说有人读了四年,但是一路追赶到前面,在毕业的考核中很是优秀,那便按着高阶的考核通过。”
紧接着她又道,“如果读了四年之后,选择不读了,那通过低阶的考核,也是可以的。”
不过高阶和低阶到底是有差别的,这就跟前世的升学考试差不多了。
她知道,父皇和周文甫老先生都想办一个能培养出众多优秀学子的国子监。
还有就是,这样可以一定程度激励他们在国子监的日子里更加努力。
“公主的想法,老夫会好好考虑的。”周文甫出声道,他又看着秦朝朝,“接下来老夫想跟公主说一声,公主的伴读马鞍断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