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这一个诗文会,一个比武招亲的擂台,这两个小姑娘敢情是要让宋景桓去当他们家的上门女婿啊!
钱宝儿眨眨眼,下意识转头拉了一个吃瓜群众问,那个大婶以极清楚的调理分析和极快的语速给她阐述了这个镇上发生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这个镇叫有常镇,镇上有两个大户,一户姓张,一家子都是习武的,还开了家武馆,张家馆主听说拜过名声,刀枪不入,十分厉害;而另外一家姓方,方老爷听说是个进士出身,一家子都是读书人,家里头时常以文会友,谈诗作画,吟诗作对,都是风雅人士。
这方、张两家素来不对盘,从大家知道起便斗得跟乌眼鸡似的,习武的说读书无用,读书的说匹夫之勇何以言勇,谁也瞧不起谁,两家的矛盾根深蒂固。
但巧的是呢,这方、张两家都有个闺女,今天也都刚好十七,正是要选夫婿的年纪,方家先提出来要办诗文会给方小姐选夫婿,这张家随后就说要搞比武招亲给张家小姐找相公,两家人的闺女连成婚都要唱对台戏。
镇上的人都去瞧热闹,也都想瞧瞧哪家的小伙子能入得了这方、张两户大小姐的眼。
这可不热闹了么?
钱宝儿迅速消化了一番,转头一看,那方、张两位小姑娘说话都不好好说,就要往她家书呆子身上蹭了。
钱宝儿二话不说就挺身而出,挡在了宋景桓前面,“两位姑娘,你们要开诗文会、要比武招亲,都只怕是找错人了,你们瞧上的这位,已经是有妇之夫了。”
方、张两位姑娘异口同声:“你说什么?!”
钱宝儿一脸无辜地挽起宋景桓的手,“你们难道没瞧出来么?他是我的相公。”
宋景桓好笑:小丫头玩儿上了。
“可,可你们不是兄妹么?!”方、张两位姑娘死活不信。
钱宝儿往宋景桓身上一靠,娇滴滴地道,“我们是青梅竹马呀,打小我就管他叫哥哥,可如今他已经是我家相公了。而且早在之前我们就成亲了,你们不是等了我们半个月了么?我们新婚夫妻,自然要多点时间独处了。”
说着话她还冲着宋景桓挤眉弄眼,生怕他揭穿她的话似的。
可宋景桓哪里会揭穿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