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第两百七十七章清穿文世界37

可在马六甲那里是行不通的,他们下船是百姓,上船就是海盗,可无论在船上还是船下,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很少有人会考虑身后事。

所以能维系关系的唯有感情,可感情这东西,又是最不把稳的。

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直亲王是真的吃了几次亏,才摸清楚了当地百姓的思维观念,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才让后面的战事变得顺利。

可打下来之后的治理,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首先,就要让他们分批聚拢在一起生活,不能让他们乘船四处漂泊。其次,文化入侵和经济管控也要跟上,最后是下一代的培养,只要让下一辈的孩子们,说大清的话,看大清的文字,认同大清的思维模式,才能真正让大清在那块地图上扎根。

而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在此之前,军队就不能撤出,也必须有厉害的官员就任。

好在不破不立,在直亲王的火炮下,那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重新建立虽然需要时间,但阻力也相对会较小。

直亲王讲完,就轮到九阿哥了。

这五年间,他一共出海三次,即便没出海的时间,也依然在厦门和广州等地筹备海关。

虽然真正的建交要从今年开始,但之前来往的船只已经不少了,以往的十三行已经不适合现在海贸的发展,海关建设势在必行。

“我带回来的那些物品就不多说了,等整理好会给皇阿玛,四哥和二哥呈上详细的名单和用途,你们斟酌着使用。如果有特别好或者特别需要的东西,可以记下来,我让人重新购置。我想说的是,西方确实和弘盼说的一样,开始进入了工业蓬勃发展的阶段。有一种珍妮纺纱机的机器,能造出大量的棉麻布。我想办法买了一台,研究过后发现,比弘盼媳妇弄出来的还差了不少,暂时不用太担心。那机器我也带回来了,笨重得很,也很大,用起来其实很不方便,要好几个人一起操作。”

“后来,我发现了其中有一家工厂运用上了蒸汽机,那是可以带动机器自动运转的东西,目前看效果很差,比人力还差,因为运用途中很容易出现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可以改良的,给他们一点时间,蒸汽机一定能发展得更好,这个我花了很多钱,找到了设计的人,买来了图纸。弘盼侄儿不是一向擅长这些,你可以看看。”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一张纸,递给卫其轩。

卫其轩接过,看了一眼,确实是蒸汽机的图纸。

目前上面的构造,还是比较落后的,原理也没完全吃透,只有一个大致的模型。

他拿出纸笔,就着这张图纸,修改了一下,就做出一个还算完善的新图纸。

根据这新图改良,能把原先有的问题都去除,真正运用到生产上。

画完之后,卫其轩递给康熙,“蒸汽机是动力系统,它能循环往复地使用,比人力节省很多时间,能大规模地带动机器,生产产品。另外,这一种自动动力,可以做到人力做不到的事,如果运用到拉车上,不仅能提高运速,也会比人力和马匹运送得更多。缺点是离不开锅炉,所需要的原料也多,而且工作途中,容易出现断层,稳定性不够。”

虽然这样说,但康熙等人已经听出了其中巨大的能量。

康熙皱眉,“照你这么说,工厂有了这个作为动力,就不需要人工了,那可不行。”

要是工厂不需要工人了,那会有多少人失去工作?这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办了五万家以上的工厂,招收的工人超过了六十万,要是换成了机器,那这六十万人该怎么办?

“这个倒不用担心,产业升级后,会让工厂扩大,需要的工人反而会更多,只不过由以前的力气活,变成了更加需要脑子和动手能力的工作。而扩大生产就需要能源和市场,能源不能仅从大清的土地上挖掘,不然有再多都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大的地盘。至于市场,九叔不是已经打通了西方各国,把产品倾销给他们,也是一种方法,再加上南亚和东亚,只有产品不够的,不存在没人购买的情况。另外,美洲那边还有大片的广阔土地,无论是材料来源,还是市场都是不缺的。”卫其轩道。

此时的北美洲还是英属殖民地,也差不多是这时候,北美将发表独立宣言,脱离英国的掌控,再过不久,就会成为独立的国家。

可独立之后,不代表就安稳了,还有连年不断的战争,大的像南北战争,小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小规模对抗。

在这样的局势下,是外来势力插手的最好时机,也是他们能获得地盘,打好合作的关键时期。

战争意味着摧毁,也意味着大笔大笔的金钱,所以他们自己生产的商品压根就不愁卖。

康熙点点头,“你们有规划就好,至于这个蒸汽机……之前弘盼说这个可以作为交通的动力?”

“没错,等研究出来,就可以在交通上推广,到时,从南到北,就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了,半月可达,目前的海船靠的还是人力,等又了蒸汽机,速度能提高好几倍。”卫其轩道。

康熙点点头,“那你们可得快点做出来,出来后,我这个老头子也坐船出去溜达溜达。”

康熙从来不是闲得住的人,以往他还是皇帝的时候,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待在京城就不错了,不是南巡就是北巡,安抚完蒙古,还要安抚江南,累就不说了,关键是耗时。

等到交通的速度提上来后,他出行就更方便了。

这几年因为大清的大力发展,他不得不在京城坐镇,骨头都痒了。

卫其轩点点头,“皇祖父放心,顶多三年,就能让您坐上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

这个规划他早已做好,只是之前的任务更要紧,所以把这方面排在了后面。

再加上原本的大清还是小农经济,如果不经过时间过渡,很容易让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像当初的英国一样,造成羊吃人的惨剧。

现在看,时间差不多了,也不能再等了,西方已经有了蒸汽机的雏形,他们再等下去就难免落后。

之前卫其轩也考虑过,是不是一步到位,直接把电发明出来,这样就能比西方提前好几十年。

可随后卫其轩就放弃了,没经过前面的积累,工业建设会出现断层,短时间内可能没什么,可时间长了,是缩短工业的寿命,揠苗助长从来不是好词。

而且卫其轩自信,只要大清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凭着这片土地上勤劳智慧的百姓,他们的进程一定不会比西方差,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九阿哥见这玩意儿确实有用,忍不住心情激动,“那看来我是做了一件好事,不枉费我花钱上万黄金,才弄完这玩意儿。”

“是的,非常有用。”卫其轩笑着道,“之后九叔搜集西方物品,都往这个方向发展吧。对了,未来无论是欧洲大陆,还是美洲,亚洲各国,战争和动荡将不可避免,如果有机会,九叔大量招揽人才吧。”

“招揽人才?”九阿哥一愣,“我们的人才比他们更多。”没这个必要吧?

更何况,那里的白种人和大清的黄种人完全不一样,肤色,语言,甚至是五官差距明显,就算招揽来了,也不一定被本国的百姓接受。

“招揽人才有两个目的,一是发展自己,二是减弱对方。”卫其轩道,“至于百姓们不接受的问题,汉文化是最包容的文化,纵观历史,包括大唐和我们大清,都不算汉人,在关外的时候,我们满人的五官也更加突出,经过一代代的满汉通婚,长相方面已经分不出明显是满人,还是汉人了。”

就拿雍正来说,雍正的父亲是康熙,康熙是满人吧?然而康熙的母族佟佳氏,严格来说,其实是汉族,只不过早期就投靠了满族。

所以康熙其实是有汉人血统的,而雍正呢,太后乌雅氏的父亲虽然是满人,但她的母亲却是真真正正的汉人。

所以雍正无论从父亲还是母亲的角度,都有汉人的血统。

只不过这个年代,不会考虑母系的遗传,说是满人还是汉人,说的都是父亲这一脉。

等西方的人才来了大清,会不会与大清的百姓联姻,这还是其次,重要的是把他们弄来发展自身的实力。

二战后美国能崛起迅速,一方面是远离战场,又狠狠发了一笔战争财,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二战期间,大量的人才去了美国躲难,导致美国的人才大爆发,进而一次次推动工业进程。

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以后九阿哥的重心将转到这方面上来。

之前,他的目标一直是良种,然后是工业成果,可这两项目前已经进入了大清,并且在大清的发展反超了西方,剩下的只剩下人才了。

九阿哥点点头,“我听弘盼侄儿的。”

“还有能源,”这时候,十五阿哥插了一句嘴,“我和十二哥负责找能源矿,虽然大清的矿藏很多,也很丰富,但这些是会挖完的,趁着他们都没反应过来,大量占据能源也是重中之重。”

“这个我知道,老十就在处理这个事,不然他也不会和我分开。”九阿哥道。

他们航行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岛屿,有大量的煤炭,那个岛挺大,岛上也没什么人。

十阿哥就带着人留在那里,准备挖矿,并进行基础的建设。

他在回来之前,本来想拐去那里接老十,可想到后面跟着的外国使臣,怕他们发现那处岛屿的位置,就没过去。

不过他已经给老十去了信,回来之前也接到了老十的回信,信上说,他还有两日就到。

“煤炭?有多少?”卫其轩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