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以前苏茵也就是做梦想一想。
等到她有能力真的做这样一档选秀节目的时候,她却一直没有实际开展动作。而在悦享娱乐做出这个企划之前,这个世界也已经有别家电视台和偶像公司合作尝试了一档完全由他们构思出来的偶像选秀类节目。
但也许是因为大部分偶像苗子都已经集中在了例如悦享娱乐这样的大型偶像公司旗下。也许是这个世界观众们对于偶像艺人和综艺节目的整体观赏水平都已经被提高了,受限于经费、选手、节目制作班底、宣传等等因素,这档节目制作出来的水平实在有些一般,最开始的时候确实吸引了一些人注意,但总体是没能翻起水花,据说整体还亏了一些钱。
因此,大部分公司与平台看到这第一档的偶像选秀综艺的失败之后,只觉得这条路行不通。悦享娱乐已经成了气候,耗时耗力耗钱去打造这样一个偶像选秀节目,风险太大,效果也不一定好。
而一些看到节目亮点和背后能量的人在这样一个失败的案例面前,想要再策划举办类似的活动,拉到大额的投资也变得更难。
这个世界已经因为悦享娱乐的崛起而开始变得不同,民众们已经习惯了偶像打歌舞台和偶像们在各种综艺中的亮相。看到了各方面实力都极其优秀的偶像艺人和充满正能量和活力、奋斗的平民偶像,习惯了因为竞争而越来越丰富、高质的综艺节目,没点本事还真做不好这样一档偶像选秀。
事实上,他们确实没有想象到在苏茵所在的世界里,这样类型的偶像选秀节目的威力完全不是他们能够想象的量级,哪怕对于最的偶像公司和大公司偶像艺人,这些靠着民众选出来的“草根偶像”也能直接与之对抗。
所以,做偶像选秀一开始可能只是苏茵一个没有太多理由的想法,但现在,苏茵觉得是时候了。
因为悦享娱乐前期的工作和优质偶像艺人的珠玉在前,如今再推出偶像选秀节目应当不会对整个偶像行业再造成特别大的冲击和破坏,也不容易再出现民众与资本陷入疯狂的场景。
站在整个行业的顶端,苏茵再看偶像选秀节目,也有了更多的体会和解读。
偶像选秀节目既是挖掘出一些被大公司遗漏的优秀艺人,给一些没有出头机会的年轻人的一次希望。也是让行业重新审视大众取向,真正让民众参与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会。
悦享娱乐确实已经走的够好了。甚至可以说在偶像这一领域,悦享娱乐公司已经完全没有了可以正面对抗的竞争对手。
悦享娱乐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作越加规范,体系越加成熟。从另外一方面看,悦享娱乐公司的一些工作也开始变得模板化。
艺人虽然依旧很受欢迎,但也开始有一些声音说感觉悦享娱乐和它的偶像艺人带给大家的惊喜和新鲜感没有以前多了。
虽然,这个世界的第一档偶像选秀节目失败了,苏茵却把这件事情放在了自己心头的最重要的位置。
不要看那些人现在对偶像选秀没有什么兴趣的样子,就觉得他们真的不会再碰偶像选秀。不要觉得大部分公司好像都已经承认了悦享娱乐公司在偶像行业里的领头地位,动作越来越小,悦享娱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偶像市场这么大,利益永远摆在大家面前,只会有不断想往前冲击、改革换代的新人和暗中蓄力、谋求发展的老派角色等着打一场翻身仗,彻底把悦享娱乐公司掀翻。
所以,选秀节目还是要做,必须要做。
不能让这个苏茵早就知道威力的大杀器有朝一日被别的公司拿来用于对付他们,到时候真的打悦享娱乐一个措手不及。
而悦享娱乐公司也差不多是时候打破大众对悦享娱乐的固有印象,也给公司内部再次以危机感。
人们爱虽然也可以很长久,但更多的是善变、是喜新厌旧,是转瞬即逝。
悦享娱乐绝对不是按部就班的挑选优质偶像就能够一直保持手下艺人能得到人们的喜爱,悦享娱乐公司也绝不是能稳稳坐在老大的位置不被动摇。
只有自己不断的革新自己,才能够立足于不败之地。
最终,悦享娱乐这个企划正式出炉。
其他一众娱乐公司自然有着各种想法,但悦享娱乐毕竟战绩赫赫,也确实带着许多公司和艺人喝了这个市场的汤,新老大的口碑也确实不错。他们既想分一杯羹,也想看一看这样一档已经有人做失败了的节目,在悦享娱乐手里会是什么样子。
而和悦享娱乐公司合作过不知多少次的那些“老朋友”的投资商在听到风声的第一时间,也立刻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对悦享娱乐的信任与支持。
事实上,这几年负责悦享娱乐公司招商工作的王强时常就一种无用武之地的感觉,领着高薪却好像也没发挥什么大的作用。
根本不需要他们去多么努力地争取赞助,就有大把的人抢着来给悦享娱乐的节目做冠名、广告植入和投资。
所谓招商,他们要做的其实基本都是对触动上门的资本和资源进行审查、选择。
当然,这样的高薪虽然领着有一点点心虚,但让他换岗、换公司,他可不愿意。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背靠大树躺着工作赚钱。
当然,对于外面人的自然是对悦享娱乐的抢手嫉妒羡慕恨了。尤其是前面失败的选秀节目刚让不少投资人放言这种节目不行、不能投资,但一听说悦享娱乐要做选秀,他们就立刻换了一副嘴脸。
纷纷表示如果是悦享娱乐公司来做,看来这种节目还是可以的,就是之前的制作团队和平台不行,没有挖掘出节目的卖点!
所以,悦享娱乐公司还需要投资吗?我们不介意再试一次。
这就让因为节目反响一般,广告和赞助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受到批评、指责的那个制作方与平台在听到这一消息着实想要吐血,心里不知道别提多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