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落云城那边传来消息,宋国皇帝将率兵亲征, 还放言要一举夺回二城,叫我大雍众兵将有去无回。”朝中有大臣皱眉提起了此事。
顿时就有人笑了,“那宋国皇帝难不成还以为带兵打仗是儿戏,他想如何便能如何?”
“要我说,就要让宋国小儿尝尝咱们拳头的厉害!”
“说得极是!”
武将们起哄,言语之间尽是轻视,显然是看不上宋国皇帝的那番话。接二连三的捷讯让朝中不少人都膨胀起来,往日他们连提都不敢提的宋国皇帝,已经成了他们口中的“宋国小儿”。
较为清醒的文官们嫌弃地站远了些,讥讽道:“我看你等是忘了那位当年的手段了,怕不是上朝之前动了点杯中物,现今已醉得不知东南西北忘了自己是个什么德行了?”
“一群酸儒生!你们懂甚?”武官不服,就差撸起袖子将那说话的文官揪出来了。
昌平帝高坐于龙椅之上,他面色平静地看着下方的闹剧,没有出声制止。等下面那群人自己发现不对劲,闹得过头之后,便讪讪然停了下来。
“王爱卿以为如何?”昌平帝陡然一转,将话题抛给了王高懿。
前年王高懿接下了王氏家主一位,在朝中做了御使大夫。位同副丞相,监察百官,传达诏令,算得上是皇帝亲信中的亲信。
这时候昌平帝将话递给他,可不是真的想听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恐怕是想让王高懿说点自己想听的。
昌平帝与宋国那位皇帝年龄相差不多,俱是尚未登基之时便名扬六国。宋国那位排兵布阵的能力非常人所能及,如今大肆宣扬即将动身前往落云城,看来就是对着昌平帝宣战。昔日对手这般高调,昌平帝又怎么能无视?
王高懿躬着身,敛眉垂眸。
“宋国皇帝亲自率兵,那宋国兵将定然气势大增,极有可能利用这股气势反败为胜。依臣之见,我大雍也应当派出派出一人,以振奋兵将,挫宋国锐气。”
昌平帝笑了,他抚掌赞道:“朕的御使大夫说得有理。不知,众爱卿如何看?派谁去比较合适?”
几个大皇子党的人偏头交换眼神,谁也不敢第一个出声。
要说率兵出征,在众皇子中最合适的就是大皇子段启。其余皇子尚未长成,就算与大皇子年龄最为接近的二皇子,此时都还只有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