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您这般好的人,奴婢想着,您很好……”小宫婢结结巴巴的,说话又变得混乱不清,“沈世子不会舍得同您决裂的。”
段嫣笑了笑,没忍住伸出手往那圆圆的发顶上戳了戳。
“好的东西,只适合放得高高的,偶尔看一眼会满心欢喜。看得久了,便也不知不觉腻了。于沈世子而言,是这样。于我而言,也是这样。世上哪儿有什么舍不得,你再长大些就知晓了。”
提灯的小宫婢年幼,茫茫然然,好似懂了一些,可又说不上来。
……
大雍军队顺利进了赵国,到了澧酆都城,未受到一点抵抗。就如之前宋国的军队一路畅通无阻一般,驻扎在了澧酆城外。
本以为有口肥肉,此时却发现哪哪儿不得劲。
雍宋两国的军队都防着对方,几乎是连眼睛都不敢闭,生怕对方趁着自己一时不察先占了便宜。可怜宋国明明比大雍先到几日,却因着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没能动手。好不容易准备好了,却又来了大雍大军这么一个搅局的。
赵国位于宋国与大雍中间的位置,地势偏高,易守难攻。如果大雍拿下赵国,那宋国就得面临一个兵强马壮,野心勃勃的邻居了,还得承受被偷袭的奉献。于大雍而言,亦是如此。宋国担心大雍强袭,大雍也担忧宋国占据赵国地盘后,发动攻击。毕竟从赵国发兵容易,攻进去也难。
这回他们能不费一兵一卒,入得腹地。都是靠得当初赵国无君,朝野混乱。
于是,互相戒备的这两军,一个占据了澧酆西,一个则驻扎在了澧酆东,呈对峙之势,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一旦动了,面对的可就不仅仅是赵国的反扑了,还有对方的乘火打劫。
本还有个合作的可能,但两方实在没有信誉度,这个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在这样的局势下,赵国也就险险地稳住了,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眼见着赵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吃得下去的,昌平帝便与宋国皇帝各退一步,均抽调了部分兵力回国。只是江氏大将军依旧作为震慑,留在赵国。
战乱已起,天下遍地哀声。
只要最后的赢家没有得出来,这样的混乱便一日不能结束。百姓背井离乡,骨肉分离。路边陈尸,河中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