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那日夜间的谈话,段嫣觉得自己好像懂了点殷疏说的话,心里抖了抖,牙根也有些痒了。
这还真是个人才……
这个时候,王婶也没耐心同他们说话了,连样子都不愿意装。像是要找回场子一般,她气急败坏朝门外喊了声:“二大爷!”
于是一大群提着灯笼的人就涌了进来,一些人手上还拿着绳子,领头的是个白发长须的老者,穿着还算干净。他一进门,浑浊苍老的目光就落在段嫣身上。打量一番之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似乎是评估完了。
二大爷背着手,走到段嫣面前,貌似和蔼地问道:“姑娘家在何方,家中几口人,是做什么的?”
分明心中脏得恶臭,却偏要学人做菩萨模样。段嫣将手搭在膝盖上,微仰起头,好整以暇看着他,随后歪了歪头道:“家在京都,行商人家,父母远游,借住亲戚处。”
那二大爷又问:“那亲戚姓什么?”
“姓王,琅琊王氏。”段嫣笑吟吟说出这句话,顿时屋内的人都静了一静,他们面面相觑,然后又猛地爆发出更大声响。
尤其是王婶同王二栓,他们脸色更难看了。
“这杀千刀的,怎么偏偏就是王家的人?咱们也是王家人,同姓可不能婚配啊!那她不就不能配给咱们礼文了?”王婶一下子急昏了头。
“别叫了,她兄长不是姓刘吗?估计同京都王家是姻亲。”
王二栓说完,王婶这才反应过来,拍了拍胸脯,脸上又浮现出庆幸的神色,“王家,王家好啊!咱们祖上还是亲戚呢,就算没有那死丫头,他们合该多帮扶咱们。”
屋内吵吵囔囔,都在谈论京都王氏。虽然这里是乡野之地,可王氏的名声却是传遍各处的。更不要说也以王氏自居的王家村了。他们时常身份不离口,逢人便要扯几句自己和那琅琊王氏的关系。
于是这回听到段嫣的话,有些人盯着段嫣的眼神就更火热了。
二大爷拿着手的拐杖往地上重重一敲,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来。
众人噤声。
“王氏好啊,老夫还记得,我们王家祖上同琅琊王氏也交情不浅啊。”二大爷对那个一开始就坐上桌的青黑色短打打扮的人使了个眼色,然后继续说道,“如今我们王家救了你们兄妹两,也不求别的,只要你们签下这个,按个手印,一切就扯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