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却还是答应了。
再过几日伴读都该进宫了,估计到时候段启就该入上书房,也没时间过来了,这时候答应他也无妨。
可很快,段嫣就为这个想法付出了惨痛代价。
昌平帝竟然在坤宁宫辟出一间书房,让李先生执教,等伴读一入宫就开始学习。这就意味着段嫣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自己智商不够的事实。
一直以来表现得游刃有余,算计宫里两大妃子面色不改的段嫣,惊了。
伴读入宫的日子很快就到来,坤宁宫那间书房早已被昌平帝下令收拾好,万事俱备,只等人来。
段嫣的伴读没有意外,是王琦灵和谢元溪,而那日同段启谈论《屋山集》的锦衣小公子却没能过来,听说是受了伤,不宜进宫,换他的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
估计也同昌平帝说好了。
旁人对这个换人没什么意见,只段启闹了会儿,说要等殷疏伤好回来再给他当伴读。当然,昌平帝并没有把段启的意见放在心上。于是第一天,代替殷疏,同样是宁平伯之子的殷乐辛进了宫。
中意的小伴读虽然没有来,但是段启是个性情温和的孩子,他并没有把自己的不快发泄到新伴读身上,而是很有责任感地在对方面前拍胸脯,说有事情可以找他。
新伴读是宁平伯继室之子,生得圆润,一张脸就跟涨发的面团似的,小眼睛细细长长一条缝。
上学的第一天,对方就不老实。
听李先生讲课的时候,扭来扭去,活似凳子上放了针扎着他了。
而一下课,就满书房乱跑,连段启同他说话都敷衍极了。但他还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看向段启时傲然又随意。
在皇权为尊的时代,段嫣还真不清楚对方脑子里在想什么,才会摆出这样一幅姿态。
下午时,骑射师傅带众人进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