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王家院子跟蓝家大差不差,区别就是那三间青砖瓦房格外的醒目,作为绣庄的大师傅,王婶子给家里攒下了少家产,大女儿嫁到了隔壁村,小儿子今年十六,月初生了病一直卧床不起,而王婶子也是寡妇,相公也在早年那场山洪里去世了。

所以平时两家互相扶持帮衬着,关系比起亲戚也不差了。

王婶子把苏瑶带到西厢房去,哪里本来是女儿的闺房,现在专门用来放刺绣的东西。

推开门进去,入目便是一架大绷上面是绣了一半的山水图,周围整齐的摆放着挑选好的丝线,整个房间看着整齐又干净,非常的舒服。

苏瑶四顾之下,既新鲜又好奇的打量起那半幅山水图。

泼墨山水有远山青黛也有近樵归家,针法细密用针灵活,远景近景用特殊的针法和配色达到了渲染远近明暗,看的苏瑶不由自主的赞叹:

“好漂亮!”

王婶子从她进门一直在观察她,见她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山水绣,便笑着问道:

“可看出这山是用了什么针法?”

苏瑶想了下,摇了摇头,回:“不知道是什么针法,但是我会绣。”

“哦?”王婶子来了兴致,从边上拿起一个手绷递给她,说:“你试试,要是你绣的出来,那便可以不用交拜师费,后面的绣活钱全部给你,若是绣不出来,那绣活钱你只能拿一半,另一半就是拜师费,如何?”

苏瑶没想到还有拜师费这一说,但是转念一想,人家也算照顾了,这可是能吃饭的手艺,说白了如果自己真的绣不好,还要她教,等学会了以后就是自己长久收益,想完她点了点头,接过了那手绷。

视线落在那针线盒内,挑了一根针选了丝线,熟练的穿针引线,拿着手绷开始飞针走线,不一会儿,一座小型的青山轮廓便出现在绣布上。

王婶子在边上静静的看着,见她下手稳针脚细密,先绣轮廓次绣晕染,再按照山石走向褶皱运用横绣、斜绣、直绣三种针法,有条不紊的将青山远黛表现出来。

“不错,你大娘到夸的实在了,你这手艺比那绣庄的二等绣娘都要好,只是你这里可用上虚针绣,回更加有层次感。”

说着,王婶子拿过绣线演示给苏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