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送文化振兴会占据的股份是绝对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也就是说他们有绝对的决策权,这是由他们选出社长的前提。
按理来说苏颂的举动是并不会被他们放在眼里的,因为没有人可以撼动他们的地位,九个人说是董事,但股份和他们没关系,下一届选举出来的人会顶替他们,也就离开电视台的岗位了,这股份是整个文化振兴会的,不可被拆散,也就不会被超越。
苏颂再怎么强大,最多也就拿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他不可能改变电视台的属性,也不可能影响到文化振兴会的决策权,但人董事还真就着急了,并不想让这突然不知道哪里杀出来的人拿到太多股份。
尽管整合整合股份池没什么坏处,但有时候事情不是那么绝对,你要说这权力是掌握在官方手里的,按理来说没人会去惦记,可国家就不做生意了吗?
也是做的!
特别是有kbs作为国营的标尺,bc在工会的胁迫下又常年频繁罢工的情况下,你要说真的有一天不会把面包车给卖了吗?
只不过是利益没达到而已,目测也不会有哪个冤大头花那种能让人动心的价格购买面包车,一旦这种状况发生,那么常年趴在文化振兴会上吸血的人可就受不住了。
所以就算有一点风吹草动,但凡看见个财大气粗的都很让人紧张,他们不打算给一些人盯着bc的机会,所以很多人收购了一些股份就被迫打住了,这是面包车小股东很多的原因。
可是他们一贯的办法却没能成功劝退苏颂手下的人,虽然收购的进度很缓慢,却依旧在一点一点的进行,截止到目前,苏颂名下的股份已经超过百分之五了。
乍一听百分之五也太少了,但这其中苏颂的团队可是付出了不少努力和汗水的,接触了不知道多少个持股人才谈下来,就算拼命的压缩成本,实际上花出去的钱也并不少。
自从和钟铉哥讲了那个节目之后,苏颂就突然开始关注股份收购的进程,这多少带给了操盘手们一些压力。
叫什么太子爷、少东家确实已经不符合年代,苏颂也不喜欢大家这么叫他,他们家总的来说还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所谓的豪门习气,就是家里的保姆也都是称呼姨母,干很多年了和亲戚没什么差。
但他这一盯着了,工作人员们还是非常有压力的,好说话归好说话,那身份摆在那里,紧张是肯定的,于是bc方面就发现这些人更积极了,整个一上窜下跳,收购进度也加快了很多。
当然苏颂也不是一直都盯着,歌谣祭还要录制呢,而且因为美国那边一个推不开的行程,他和伯贤还回了美国一天,再返回来的时候韩国的天气就开始不好了,雨下个不停,中间检查的录制看起来怕不会太顺利,至少野餐是要泡汤了。
邀请的艺人多了行程本来就不太好协调,天气差改了一次日期就是极限了,眼见着雨一直不停,日期是不可能再改了,往后拖着最后的演唱会是要来不及的。
回到那首歌苏颂轻松了一阵的心情又多少有些紧张,录制结束后就要录音了,这一录音,可就什么都不能再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