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大清长公主 漫愈 1338 字 2022-10-18

“太早了吧。”冷星囫囵的嘀咕了一句,便又要倒下去。

“不早了, ”苏麻喇姑一边张罗着丫鬟们调水搭衣, 一边对冷星解释道:“公主, 得赶紧起来洗漱用膳, 不然怕是要迟到。这路上坐车便要坐好一会子,等到了宫门口, 还要下车步行,从东华门一路走到乾清门,又要走上好一会, 得到了朝殿,还要点到, 还有御史整对, 又得好一会子, 公主快醒一醒。”

苏麻喇姑念了好大一通, 然而冷星还是闭着眼, 像一个木偶人般任由丫鬟们给她洗了脸、换了衣、梳了头, 至于早膳, 那就拿着路上再吃吧。

张府里头,张廷玉也早早起床,开始准备自己第一天上值, 一甲三人是在唱名即大传胪时便授了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而榜眼、探花则授翰林院编修,至于旁的二三甲的进士,若想要授职入关,还需再次经过朝考,方才能点为庶吉士,得入翰林院。

至于高中之后的探亲假,那是父母在五百里外者才有的,如张廷玉这般生于京城长于京城的人,自然没有这个福利,所以张廷玉即刻便要走马上任。

张廷玉早早的收拾好了,便到前院等着自己的父亲,他虽中了状元,可翰林院修撰不过正七品,虽说三品以下的官员没有资格参加朝会,但这并不代表三品以下的官员可以懒懒散散的等到散朝后才入宫当差,他们也得在卯时之前到自己的部门签到应卯。

父子两到了东华门外,便要下车步行,依着上朝的规矩,只有一二品大员中年高且得到特赏者,才能骑马或乘坐椅轿入宫。

张廷玉品级远远不够,而张英虽说品级够,却算不得年老,更没有特赏。

两人到得有些早了,宫门还未开,便站在御沟桥边等着,此时,御沟桥边已经站着不少等候的官员,张英敛眸垂手站在原处,张廷玉低声谢过父亲,便去寻旁人说话。

张英去岁升任了工部尚书,又兼管着詹事府,同时还兼着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以他的身份履历,早就把从自家到宫里的路程时间摸透了,不会出现来早了,还要等在宫门外的情况。

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多是官微胆小者,亦或是刚入仕途不久者。这样的人,自然不敢得罪新科状元,兼朝廷大员家的公子,所以张廷玉过去没费什么工夫,便与众人相谈甚欢。

张英瞧着儿子如鱼得水的情景,几不可闻的叹息了一声,衡臣比他、比长子卣臣更适应这宦海沉浮。

一众人等了一刻钟左右,宫门开了,一个侍卫提着灯笼走到了张英面前,为他照明引路,与此同时,不少等候的官员悄无声息的跟到了张英身后,打算借灯而行。

这又是一个上朝的规矩。

为了消弭火患,宫内是没有路灯的,所以百官戊夜趋朝,皆是暗行而入,以至于还曾发生过雨夜趋朝时因路滑失足跌入御河溺死的意外。

当然,这样的意外不会发生在王公大臣身上,依据清制,凡亲王与部堂长官上朝,皆有专人打灯引至景运、隆宗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