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宋明浩跟宋明全对视一眼,都低下了头。眼下的情况他们说什么都不合适,还不如什么都不说,省的大哥最后怨恨到自己身上。

殿中的空气都像是静止了一样,唯一的响动就是惜珍品茶时茶杯发出的响动。

“怎么都不吃菜了?”惜珍像是主人招呼客人一样问道:“是不是饭菜不合口味?”

“不是不是。”梁王看她低头喝茶,像是刚才的话不过是随口一提的样子,味同嚼蜡的吃着面前的饭菜。

比梁王心情更糟糕的当属宋明栋,他连拿着筷子摆摆样子的兴趣都没了,双手抓着衣服的下摆紧握成拳。

宋明栋以为惜珍和宋明煦是要剥夺他的世子之位,梁王却看得更透彻,陛下和宸王今天之举,是想要削藩了。

大夏藩王制度建立了几百年,现存的几位藩王在藩地早已扎牢根基势力稳固。冒然动手削去藩王们手里的权利肯定会引起藩王们的不满,甚至会引发内乱。

陛下和宸王治国手段强硬,却并不代表他们会希望看到战争,尤其是内乱刚刚平息,实在不宜再起硝烟。

刚才宸王问他,从三个儿子中选出一个来继承梁王府是不是不容易。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三个儿子都能继承梁王府,这件事情就能完美解决了。

这就是陛下跟宸王选择的削藩办法,原来也是有朝代用过的,是要将集中在藩王手里的权利分散开,再一点点的收回到朝廷手中。

像他有三个嫡子,等他死后三个儿子平分他的封地和手中的权利,原本集中在他一个人手里权利就被分散开,对朝廷的威胁也就小了。

等他的儿子们再去世,梁州府都不知道要被分成多少份了。儿孙中再有几个犯了错被朝廷收回藩地的,原本属于他一个人的梁州府变得七零八落,也就没有和朝廷抗衡的资本了。

在诸多削藩手段中这算是比较温和的一个,将藩王手中的权利一点点蚕食,偏偏你还反抗不了。

梁王看了看三个儿子,除了叹气外也没什么能做的了。

削藩之事看来陛下和宸王是势在必行,现在起兵也没有必胜的把握,难道就只能任人揉捏吗?

梁王揪着胸前的衣服,觉得胸口憋闷的难受。这是坐在上首的皇帝开了口,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