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是书香门第,祖上有不少先辈曾任高官。后来到了沈钰的爷爷沈匡在高中状元入仕三年后,突然要致仕开办书院。
而后沈家的小辈就都承了沈匡的想法,个个不想入仕,只想做个教书先生。
开始的临风书院,只是在临风山上的一间小书院,后来因连续几次科举都有学子考中进士而有了名气,渐渐成了大夏颇有名气的书院。
再后来,惜珍的父王联系到了沈匡,成为了临风书院背后真正的掌管者和出资人。
每年解忧楼大半的收入都被送到了临风书院,用来资助德行出众的贫苦学子继续学业,为他们赶考提供路费。
“又到了一年秋闱了……”沈钰感叹,眼睛直往惜珍这边瞟。看到惜珍没什么反应,又继续说道:“也不知道今年会是怎么个情况。”
“怎么,你是想让我透题给你?”惜珍笑问。
“不不不,当然不是了。”沈钰连忙否认,“咱们临风书院的学子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才不用走什么歪门邪道。不过王爷啊……”沈钰露出一个谄媚的笑,“透题是原则问题,透露一下主考官这个,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吧。”
“不是重要的事情你还问?”高柳反问。
“好奇问一问嘛。”沈钰苦着一张脸,觉得自己还挺冤枉。往年这个时候秋闱的主考官早就该定了,结果今年乡试都要开始了,竟然还没定下来,也不能怪他们这些做先生的为了学生心急了。
“也不用太好奇。”惜珍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开始定下的也不一定会是最后那个人。”
“哦……”沈钰恍然,讨好的给她倒了杯茶。
“对了王爷,秦王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高柳也只是听说了个大概,具体事情还不清楚。
他顺着窗户向外看了一眼,如今街道上都是官兵,浩浩荡荡的要去秦王府抄家拿人。看这声势,就知道陛下是要借此机会肃清朝堂,给别有用心的人一个警告。
惜珍挑着能说的把事情给他们简单了说了一遍,自然没提是宋明煦和她一起去的秦州,就像在早朝时一样,只说是自己去的。
“王爷真是了不起,不愧是大夏的中流砥柱。”沈钰夸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