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

砚台也觉得自己好歹是陛下贴身伺候的,表现的这么没见过世面实在有些不妥。可他们陛下虽然从小吃的用的都是上好,但跟只用最好的宸王殿下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

就像现在,巧晴不过是早晨去御膳房里转了一圈。午膳的质量就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宋明煦都忘了装病,忍不住多吃了两碗饭。

不过装病这件事从昨晚开始他已经忘了好几次了,宋明煦觉得宸王兄恐怕早就知道,只是是没戳穿他罢了。

惜珍姿态优雅的用着午膳,在她看来虽然称不上多美味,好歹也能入口了。

惜珍从小吃穿用度皆是最好的,宋明煦则不然。他做太子时没有父皇母后撑腰,当了皇帝心思都在保命上了,也不爱享受,下面人当差时自然也就不尽心。

今天巧晴去敲打了一番,采买和御厨知道宸王来了,不敢再怠慢。

不过在惜珍看来,还远远不够。就说这米,就不如宸王府的米吃着香糯。当初宸王府的大米是谁送的来着?惜珍咬着筷子,苦恼的回忆着。

在朝廷里,宸王殿下除了爱惹事外,另一个爱好就是收礼。而且是有名的什么都敢收,收完不办事,收完了不仅不办事还可能转头把送礼的人办了。

只不过人都有从众心理。你送了,那我也送。送了有没有用不知道,但不能落下就是了。

不少大臣对宸王收礼这件事颇有微词,可转过头跟陛下和其他王爷一比……

又觉得爱收礼都算不上缺点。甚至还有的大臣互相安慰,收礼就收礼了,等他当了皇帝整个大夏都是他的,那他自然就不收了。不是什么大问题。

何况惜珍也没因为收了礼就帮对方办事,反而收了重礼转头还给送礼的治了个贪污罪。别的大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把这个当成大问题了。

宋明煦两碗米饭下了肚,看着对面数着米粒用饭的王兄,一时有些恍惚。以前没有觉得,这两天他突然发现王兄和珍儿生的很像,甚至有些小习惯小动作都一模一样,几次他差点没控制住喊出珍儿的名字。

宋明煦小时候被宸王叔接到宸王府住过一阵子,那也是他出生到现在最开心,最没有烦恼的一段日子。

当时宸王为了让宋明韬多结识些同龄的朋友,将他送到书院读了一年书,自己则亲自教导女儿跟当时还是太子的宋明煦。

宋明煦刚到宸王府时整个人像小刺猬一样,炸着身上不怎么有威慑力的刺,小心的保护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