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征兵肯定还得征的,可是这征兵入伍的福利可得再好好商议一下。

如今百姓大多都排斥成为军户,其因为大齐对军户管控严格,凡官衙记录在册的军户人家, 世代承承袭,一人做了军户, 世世代代便都只能是军户。

军户人家不仅遇见战事得顶在前头, 还得和其他百姓一般承担杂役,又要卖命又要承受朝廷的苛捐杂税。且军户一律不得从商,无令不得离开家乡, 也不许家中子弟参加科举。

这些限令条件严苛,偏后勤还保障不上,军中晌银少得可怜,一日才三十文。在如今世道连斤菽都买不起,当军户几乎就是断了所有的后路。

又要马儿跑又不要马儿吃草,这谁能愿意干。

要调动参军的积极性如今唯一能走的路子也只有提高福利这一条,家园认同感这条或许有些用,但能影响的毕竟是极少数人,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活命和守护家园,百姓们毫无疑问会选择前者。

“首先得提高兵晌,预计从原来的一日三十文提至一百文,另一月再加上十斤粮补贴,兵卒直系亲属参与工坊招工有加分,若兵卒在军中逝世,则由公中帮忙抚养老人孩子,大家觉得如何?。”

众人的目光落在那坐在顾月照下手的俊美郎君身上,此人是东家特地去千门请来的魏家人,涉及到军中之事自然要问他的意见。

今日来的人很齐全,除了还在青鹿谷训练的陈耳东,便是之前和林诺一道出门的陈虎都在前几日回了青鹿谷,又在顾月照他们早两日赶到了余槐县。县衙的人更是全员到齐,他们对于谭见青跟着顾月照做事一事大多是持赞成的态度,顾娘子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能攀上这颗大树是他们幸运。

面对着花厅中众人不动声色的打量,魏全缨不动如山的坐在椅子上,眉目平静,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

而此时的魏全缨确实在思考顾月照的话,福利,这词倒是贴切。

顾月照看出了大家对魏全缨的好奇,主动询问道, “魏七,你觉得呢?”

魏全缨无字,喊名字好似有些生疏,所以顾月照便喊他魏七。

“刚刚所言为明面上的好处,依我而言,其根源还在朝廷对军户的种种限令上,此限令若不解,百姓若非走投无路,不会选择参军。”

顾月照点点头,她认同这个话。便如魏全缨所说,提高福利不过治标不治本,根子不解决还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对军户的种种限制是必然要改的,只是也不能全改,大齐对军户条件苛刻,但是也不能说它半点作用都没有,至少世代承袭这点就极大的保证了朝廷军户的数量,保证战事来临事,能够征得足够的士兵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