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那是他们不知道大秦之前。
去大秦的时候,夜郎国的国王和贵族们有大秦的文武百官和贵族士大夫作陪,他们也没机会去了解大秦百姓的底层生活,不过大秦贵族的上层能够过得富足,那就说明他们两国情况是差不多了,是以,夜郎国的人也没疑心这个问题。
下面对大秦动心的士兵也不会那么傻帽的对自己的上司直接报告说,你这里的待遇太苛刻了,俺要跳槽了。
这就导致在夜郎国国王贵族们还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夜郎国的中下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百姓们得知大秦百姓们的待遇。
更别说大秦还能给外来人口落户籍,接纳他们,无疑更加让人心动。
他们一辈子都只会种地,去哪不是种呢,比起在这里什么都落不下,他们自然更加向往更好一点的日子。
夜郎国底层的百姓们直接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169章
传承于战国时期,夜郎国的风气并没有太大的改动。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喜欢换国家,以前夜郎国的百姓们没有动静,不是因为心念故土和心有留恋,而是他们没的选择。
就像夜郎国自得的那样,夜郎国已经算是周边最富足的国家了,别的国家,连种地的地方都没有。
良禽择木而栖。
现在百姓们只是选择了一条对他们更好的出路。
不过他们也没有贸然就离开,先是专门派遣几个脚程快的年轻人去黔中郡问问,大秦要夜郎国的百姓么?